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陳宏麟4日指出,健保署雖在今年3月擴大給付「SGLT2抑制劑」之降血糖藥,可避免患者病情惡化至洗腎階段,預估每年可惠及15萬至20萬人,但因用藥條件過於嚴苛,雖編列了每年3億元藥費,但3到5月期間只用了45萬元的藥品。
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黃維人表示,糖尿病如導致腎病變則預期壽命不但恐少16年,而分析2014至2019年第2型糖尿病盛行個案有無透析的門診醫療點數,無透析者每年花費約5萬元,一旦進入洗腎階段,花費將飆升至53萬2千餘元,整整差10倍,也對醫療體系及支出造成極大負擔。
基層糖尿病學會,健保署今年3月1日起擴大給付SGLT2抑制劑,除了糖尿病患者,也涵蓋慢性腎臟病及心衰竭患者。給付條件為病患加入相關慢性病共同照護計畫,早期用藥介入,搭配生活型態改變等衛教措施,加強慢性腎臟病防治,避免病情惡化至洗腎階段,預估每年可惠及15萬至20萬人。
然而,雖然健保署編列給付SGLT2抑制劑1年藥費約3億元,但統計3至5月總支付額僅支付45萬元,執行狀況不如預期,可能與給付限制過於嚴格有關,呼籲放寬慢性腎臟病使用條件,學會也預計近期將提案健保,盼儘速進入專家會議研商。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新藥對疾病照護有很大幫助,健保也會持續檢討相關給付政策,逐步將合適的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讓更多患者受惠。未來希望所有具有慢性腎臟病風險者都能受惠於這款藥物治療,下半年將推出AI衛教系統,協助醫師提供民眾個人化衛教。
基層糖尿病學會指出,糖尿病是萬病之源,尤其對腎臟傷害特別明顯,亞洲人本身就較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若糖尿病引發腎病變,更需積極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進入洗腎階段。糖、心、腎密不可分,SGLT2抑制劑不僅有助延後進入洗腎階段,更能緩解心衰竭症狀,降低住院與死亡風險。
陳宏麟表示,與三高一腎相關慢性病,占國人10大死因的一半,包含位居第2名的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而糖尿病腎病變並不是單一器官問題,同時影響心臟、腎臟、代謝系統,更深深影響病人生活品質與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