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籲建立涉陸製造比例標準

中經院中國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提醒,台灣對中出口占比約3成,台灣卡在美中之間,若又參雜中國繞道洗產地的因素,這對台美後續談判、經濟發展都是不利因素。(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國政府公布台灣對等關稅暫行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台美談判持續進行。學者提醒,台灣對大陸出口約三成,談判過程中如何向美國證明台灣沒有幫助大陸洗產地?是政府應努力向美說明的重點;否則按照美國總統川普的標準,洗產地的關稅公定價為百分之四十。

中經院五日舉行「川普二點零新情勢下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戰略論壇」。對於對等關稅話題,中國大陸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見右圖,中央社)表示,從泰國、越南、印尼的經驗,以及美國國務院曾公開表明立場,美國對等關稅事實上是針對大陸繞道,也就是洗產地的措施。

王國臣指出,以新聞話題,大陸車品牌比亞迪傳出有意進入台灣為例,現在政府對於大陸車進入台灣有管控,不是太大問題;但部分立委與比亞迪代理商餐敘,此事發展須持續關注。因為這衍生另個議題,台灣對大陸出口約三成,如果未來對大陸出口占比回升至四成,是否加劇美國對台灣幫助大陸洗產地的疑慮?值得深思。

王國臣直言,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百分之二十,但觀察其他國家先前狀況,洗產地的關稅公定價是百分之四十。如果台灣卡在美陸之間,參雜著大陸繞道洗產地的因素,這對台美後續談判、經濟發展都是不利因素。

王國臣建議,政府部門應該要比照碳足跡概念,建立涉陸製造的比例標準,以此與美國商量怎麼確定、判別台灣出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