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日前再辦理第二場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地方說明會,邀請立委、議員、里長等民意代表及民眾參與,將所提意見納入規劃考量。交通局表示,經評估仁德區鐵路採高架改建較為可行,高架範圍北端起自台八十六線高架橋下,南端至港尾溝溪,長約二點六公里,可消除潭稅橋地下道及中正路平交道。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仁德區中正路平交道鄰近仁德火車站及保安工業區,地方長期反映尖峰時段車輛於平交道停等時間長;另,潭稅橋地下道常有淹水問題,且受限車道高度,車輛行駛不易甚至衍生交通事故,目前交通局已將該兩處交通瓶頸納入鐵路高架範圍內,期待可以解決當地鐵路橫交道路的交通問題。
交通局表示,專業規劃團隊針對工程技術、交通改善、經濟效益、財務等面向進行分析評估,仁德區鐵路採高架改建較為可行,高架範圍北端起自台八十六線高架橋下,南端至港尾溝溪,長約二點六公里,沿線可消除潭稅橋地下道及中正路平交道。惟因現有保安車站位於鐵路高架斜坡路段,為符合鐵路相關規範,須將保安車站北移約五百五十公尺,平面車站新址規劃於奇美博物館及十鼓文創園區之間,後續車站可更新優化,提供當地更便利之公共運輸服務,現有之保安車站因屬市定古蹟,規劃原地保留後續可朝文化觀光用途發展。另仁德車站則可維持原地高架,鐵路立體化總經費初估約一百零五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