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甫於二0二三年由國產署編列四千九百萬元整修告一段落的國定古蹟「三山國王廟」,遇雨就從龍虎井兩側潑進拜殿,此次丹娜絲颱風造成地板嚴重積水、梁柱漏水,市議員蔡宗豪邀集相關單位會勘,矛頭指向文資委員反對興建天溝惹的禍,三山國王廟呼籲文化部儘速連未完成的神房彩繪一起審議,因為截至目前,眾神明都還沒有「就定位」。
三山國王廟是全台唯一潮州派匠師所建、保存最完整的粵式廟宇,供奉的巾山、明山、獨山神祇,更只見於潮洲派廟宇,尤其還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韓文正公」神像,是潮洲廟宇的「考神」。
三山國王廟總幹事施冠鴻表示,其實漏水源於當初在修復時,廟方一再爭取在兩側龍虎天井上加建天溝集水槽的必要性,此一建議卻遭負責審議的文資委員以「恢復原貌」為由反對,所以才逢雨就「潑漏」在連結的拜殿地板上。
此次颱風強烈的雨水更造成廟內多處嚴重滲水,正殿梁柱也有受損情形,長久以往,恐加速古蹟損壞。

施冠鴻指出,事實上整修仍未全部完成,包括最重要的神房後方彩繪,一定要先做好,否則神明無法正式安座,他已在今年三月及六月分別就彩繪和集水槽增建之事向中央提報補助,迄今仍無著落。
三山國王廟土地屬國產署,管理單位卻是文化部。兩年前由立委陳亭妃向國產署爭取提撥四千九百萬元整修,包括硬體建築的修繕、濕氣、蟲蛀以及樹根盤踞的清除,確實收到成效,可惜美中不足是龍虎井防撥水的集水槽興建和神房後方彩繪遲未動工,對廟方來說實也增加管理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