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近期逢颱與豪雨,伴隨高溫潮濕天氣,正是登革熱、屈公病等病媒蚊傳染病最佳溫床。台南市立博物館重視訪客,化身「防疫小尖兵」,從石獅嘴巴、日照不到的陰暗角落,一處處仔細巡檢清理,徹底落實「巡、倒、清、刷」。
市博館長何秋蓮指出,市博正進行「上府城」特展,展示的城瓦與城牆遺構,原是先人以斜屋頂、排水孔與暗溝設計,迅速導水離牆,防止積水滲漏損壞建築,如今也啟發現代人檢視屋頂死角、排水系統及帆布覆蓋下的積水點,將歷史智慧轉化為防疫行動指南,讓古蹟不只述說歷史,也能守護健康。
市博表示,防疫不僅是醫療與衛生責任,更是文化場域使命,市博化身防疫教室,讓文化與健康能夠攜手同行。文化局表示,公共衛生向來是台灣城市發展史重要篇章,從早期防疫設施到如今環境管理,都是宜居城市基石,文化場域雖結構複雜、易有積水陰暗處,然此次巧妙將文化導覽與防疫教育融合,讓民眾在欣賞文物時,也能學會檢視生活環境,成為文化行政推廣公共衛生亮點案例。
因應豪雨後的積水與落葉堆積,館方已全面展開巡檢與清理,針對石獅嘴部、低窪陰暗處等高風險點加強處理,並與中西區公所合作投放防蚊藥劑至排水孔與隱密處,確保防疫無死角,未來將持續透過展覽與推廣活動,讓防疫成為日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