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國家圖書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結合文史與自然教育資源,舉辦主題為「海不揚波:書頁間的海洋魅影」古籍文獻展,暨「海洋生物,藥不藥?」行動博物館的巡迴推廣活動,首場活動十六日在新營文化中心揭幕,吸引眾多民眾與地方社群熱烈參與。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指出,為迎接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的設立,國圖規劃系列暖身活動,此次展覽橫跨歷史與自然兩大主題,由國家圖書館精選館藏珍稀古籍高精度複製本,展示古人對海洋的想像與觀察。
內容涵蓋《山海經》中的海中神獸、明清世界地圖上的海洋疆界、古代餐桌上的魚貝佳餚,以及海洋生物在醫藥與信仰中的角色,呈現多元豐富的古代海洋觀;民眾可近距離感受歷史文獻的質感與魅力,並帶來各種海洋知識。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溫志宏表示,本次策劃的「海洋生物,藥不藥?」行動博物館,以「再利用、再循環、再設計」為核心,結合互動展示,呈現海洋生物在醫療、文化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與藥用相關的多元面向,落實海洋知識的普及與再生。
透過與國圖的跨域合作,將海洋科學與古籍文獻相互結合,期望讓更多民眾認識海洋、親近海洋並進而保護海洋。
王涵青強調,國圖持續透過古籍活化與閱讀推廣計畫,致力讓知識從書頁走入日常生活,未來將持續辦理巡迴展,深化全民知識力與閱讀力,提升全民環境素養,並為國圖南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建設預為宣傳。
開幕儀式後,緊接著舉辦人文講座,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恒安,以「當科學與歷史文化相遇─談『景觀』的多重身分」為題,從跨學科視角探索自然與人文的交織,深入剖析景觀在歷史、科學與文化中的多元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