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性低血壓 嚴重恐致命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日前因姿勢性低血壓昏倒緊急送醫治療,目前還在住院中。醫師指出,低血壓發生時體力會變差,器官循環也受影響,急性血壓下降更會造成器官供血不足而休克,嚴重可能引發致命危險。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當收縮壓低於90mmHg或舒張壓低於60mmHg,就是所謂的低血壓。

針對低血壓成因,林謂文說,有3大可能,首先是心臟出問題,心臟收縮打出去的力量決定血壓高低,心臟出問題就會低血壓,常見發生於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患者。

另一則是大量排汗導致身體脫水,林謂文表示,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血液容積不足會引起血壓下降;又或者是本身是低血壓體質,如果沒有吃早餐,在長時間的禁食之後,水分不足也會低血壓。

最後為血管張力不足,林謂文指出,可能因為自律神經病變影響到血管收縮,當血管擴張無法收縮,就會導致血壓下降。

林謂文也提到,要特別注意的是,血壓突然下降最危險。本身長期低血壓患者,身體可能已經適應,不見得會有症狀,但如果血壓突然從110、120下降到70、80,這樣的波動會讓身體不適,出現頭暈、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暈厥、全身無力、容易疲倦等症狀。

他提醒,低血壓發生時代表體力變差,器官循環都會受影響,急性血壓下降會造成器官供血不足而產生休克,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預防方法就是盡快找出發生原因加以矯正,例如大量補充水分,或是針對疾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