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啟核三公投攸關經濟民生,不能忽視

黃仁勳說台灣一定要投資核能,民進黨卻執意死抱著反核神主牌。(中央社,資料照)

七二六大罷免大失敗,賴清德下達軍令要求八二三精準罷免,以民進黨的輸贏邏輯,估計只要罷掉一席,就會認為是勝利。但八二三除了七位立委罷免投票,還有全台灣選民都能參與的重啟核三公投,此亦攸關台灣經濟、民生發展。

在大罷免的激情下,多數選民誤以為八二三沒我的事。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拜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到民進黨對核三延役公投冷處理,「因為真的讓台灣人民表達意見的話,結果顯而易見」;因為各大民調都顯示,台灣社會一面倒支持核三延役。國民黨也呼籲,全民八二三核三延役公投要出門投票,讓電價更美麗。國民黨除了質疑民進黨不缺電的說法,更指出世界趨勢都在核電延役,美方也明確建議台灣應該重啟核能。

台灣民眾也許可以不在意在野黨的說法,卻必須正視攸關民生與經濟發展的命脈,最切身的當然是產業與民生用電。這幾年的經驗顯示,綠能無法穩定供電,而且成本高昂;增加火力發電,則將導致空汙更加嚴重;更何況,民眾還要忍受動輒無預警斷電,更遑論台灣要發展AI產業,滿足高科技供應鏈需求。黃仁勳說台灣一定要投資核能,民進黨卻執意死抱著反核神主牌,與世界趨勢背道而馳,真的不顧民生和經濟危機?

過去綠營在反核議題上言之鑿鑿,所謂「非核家園」的美麗說詞,更贏得不少選票;然而事實與現實,都讓空洞華麗的包裝現形,一場風災更讓所謂海上綠能幻滅。無疑的,八二三的核三延役公投,對於飽受缺電之苦的民眾,與面臨美國關稅衝擊的產業界,恰如一場及時雨,當家的民進黨卻刻意忽略,既不智又罔顧經濟與民生。

賴清德和行政團隊,都因為諸多的無能與謊言,嘗到就任以來最糟糕的民調低潮,不支持的族群甚至擴散到年輕選民,過往對各種政治話術深信不疑的柱仔腳,已經出現鬆動、甚至潰塌現象;民進黨再怎麼執念,都清楚政治資源正在快速流失,大罷免大失敗只是警訊,難保二0二六甚至二0二八不會兵敗如山倒。難道冷處理核三延役公投,也是因為輸不起的面子問題嗎?

七二六大罷免因為相關選區選民大警覺,終能創造連外國都驚嘆的奇蹟。八二三並非只是七位被罷者的關鍵時刻,莫忘除了民生用電,更嚴重的台灣產業存亡,也掌握在選民手裡。投下同意核三延役,不只能救產業,更能給民進黨又一次的當頭棒喝。放棄意識形態,宏觀面對全球趨勢,才是主政者該有的行為;如果隨著民進黨淡化重啟核三公投,無異於幫民進黨掩耳盜鈴。

台灣選民尤應妥適完整認知台灣的能源方向與需求,核能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的確有其貢獻;美國、日本、歐洲等先進國家重返核能,也顯然並非無知。政治可以用美麗包裝吸引選民,但核能議題必須真實且務實,人民有對核能利弊知的權利,主政者至少有不掩飾、不誤導的義務。

核三延役是極為嚴肅且關鍵的選擇,全台灣選民務必正視,做點功課了解台灣目前與未來用電需求。八二三絕非干卿底事,而是走出去投下這張公投選票,告訴賴政府你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如果民意選擇同意核三延役,接下來更要嚴密監督,不容再搞小動作「沒收公投」。

八二三重啟核三公投,不管民進黨當局如何刻意淡化,選民都不能忽視;畢竟,重啟核三公投的重要性,絕不低於七位立委的罷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