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你知道「飯前服用」和「飯後服用」有什麼不同嗎?看似簡單的用藥指示,其實攸關藥效與健康安全。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藥劑科藥師莊經正指出,若民眾未依醫囑正確掌握服藥時間,不僅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產生副作用或藥物交互作用。為提升大眾用藥安全意識,該院透過衛教宣導活動,協助民眾釐清「飯前」、「飯後」、「空腹」、「睡前」等常見服藥時間的正確含義與注意事項。
莊經正說明,常見藥袋上的「飯前服用」,是指應在餐前約一小時服藥,目的在於促進吸收或避免食物干擾,像是部分降血糖藥或某些胃藥就屬此類。而「飯後服用」則通常指在飯後約一小時內服藥,這樣可降低藥物對腸胃的刺激,常見於止痛藥或一般藥品。
莊經正進一步提到,「空腹服用」則須於用餐前一小時或餐後兩小時服藥,才能避免食物影響藥效。至於標示「睡前服用」的藥品,多與人體生理節律相關,例如安眠藥或部分降血壓藥,建議於就寢前半小時服用,藥效較為理想。
莊經正說,若需每日多次服藥,應依照「每日一次」或「每12小時」等指示準時服用,才能維持血中濃度,達到最佳療效。若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以避免產生不良交互作用。
此外,莊經正提醒,服藥時應以白開水送服,避免以茶、牛奶或果汁等飲品搭配用藥,以免影響吸收。若不慎忘記服藥,也應依照藥師的建議處理,切勿自行加倍劑量,以免產生危害。
北榮桃園分院院長彭家勛表示,藥物治療的成效除了仰賴醫師的診斷與處方外,病人是否正確服藥也是關鍵。院方長期推動社區衛教與門診用藥諮詢,獲得民眾廣泛肯定,未來也將持續深化用藥安全教育,守護民眾的用藥權益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