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推廣海洋環境保護與廢棄物再利用的理念,「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與雲林縣沁窟ㄚ腳文創協會合作,於8月18日至31日參與第四屆「口湖濱海藝術季」,在口湖鄉下崙地區設置「海洋廢棄物藝術品」展示攤位,並由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曾煥昇副教授現場解說。活動結合藝術與教育,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欣賞,也展現了海大團隊在推動海洋廢棄物創意再利用上的實踐成果,期望進一步提升社會大眾對環境保護與資源永續的重視。
展區以「藝術轉化廢棄物」為核心,將漁網、浮球、蚵殼等常見海洋廢棄物再造為藝術作品,期望傳遞「源頭減量、不任意拋棄」的精神。曾煥昇副教授指出,海洋廢棄物長年以來已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環境議題,對生態系統及人類生活帶來深遠影響,單靠清理並不足以根治海廢問題,更需要透過教育推廣與文化參與,才能深化全民的環境意識。
藝術季點燈儀式由雲林縣口湖鄉李龍飛鄉長主持,主燈為2025年桃園臺灣燈會展出的花燈之一,以世界12強棒球賽為主題。該花燈於臺灣燈會結束後由沁窟ㄚ腳文創協會認養並進行二次利用,搭配光影與音樂再現燈會氛圍,彷彿又回到臺灣燈會現場,吸引許眾當地居民攜家帶眷參與。海大USR團隊也把握此契機,透過廢棄物藝術展示,讓民眾在欣賞花燈時同步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雲林縣沁窟ㄚ腳文創協會長期投入雲林縣口湖鄉下崙地區的社區營造,並結合人文與藝術教育打造具有當地色的多元生活園區,理事長王耀新表示,本次與海大USR團隊的合作,讓藝術季不僅呈現地方文化創意,更融入海廢再利用與環境教育元素,尤其花燈的二次利用,與海廢再利用的理念相同,為雲林濱海社區注入新的永續能量。
海大USR團隊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地方社區的合作,透過跨域整合推動海洋教育向下紮根,期許全民共同理解並實踐海洋環境保護的核心價值,為臺灣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