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全
我沒有其他什麼愛好,對吃茶卻有一種特別的嗜好。
吃茶也叫喝茶。我覺得吃茶一詞將喝茶的情趣和韻味表達得淋漓盡致,更值得回味。我原來是不吃茶的,嗜好喝茶是上班以後才養成的。喝茶的時候,把茶放進一個大號的杯子裡,用滾燙的開水一沖,一次能喝上半天。那時候喝茶追求一個「濃」字,茶水的顏色非淡得白了才行。我時常備著小袋裝的綠茶,閑來就喝。特別是八小時之外的晚上,不願融入到朋友們的猜拳行令、風花雪月之中,蝸居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裡,我喜歡看看書,上上網,寫寫文章。但每晚必須泡上一壺清香四溢的金寨毛峰或霍山黃芽,香茶濃濃的。蹙眉凝思之間隨意地呷上一口,熱熱的、爽爽的,頓覺才思泉湧,那讀書和寫文的樂趣便溢於心頭,爬上額頭。否則,我是一篇文章都看不進去,一句妙文也寫不出來的。細想想,喝茶不光是為了解渴,更多的也是為了「找樂」,追求一種放鬆的狀態。
晚上吃過茶後,夜裡睡得好,早晨起來就神清氣爽。這時候,泡一杯黃山的野菊花是最適宜的。我總覺得早晨是喝菊花茶的最佳時間。菊花茶,白色的小小花瓣,紙屑一般,在水裡綻放,香氣四溢,唯一不同的是,水裡的菊花是向下開放的,心藏在蕊中,茶色是陳舊的淡黃。其茶清淡,但清而豐,淡而腴,更主要是色鮮味新,能除一宿舊氣。
據說愛吃茶的人,對泡茶的器具也是極為講究的,一般以紫砂為上,但我泡茶卻愛用玻璃杯,主要是為了欣賞它的茶色。泡茶時,要在杯內先注上水,再加茶葉,因為它極為鮮嫩,一如二八妙齡,太熾熱了會傷了它。熱水緩緩注入,小而嫩的葉子便在水裡一片一片復活,竟是從未見過的翠綠。我在注水時,是不使杯滿的,留兩截手指節的餘地,茶葉放下後,忙把杯口湊近鼻子,香會濃郁地在鼻端瀰漫。因為早為它留下了空間,這香就顯得飽滿,停佇的時間也就長些。
不管怎樣,吃茶最終講究的是一種品味,可淋漓盡致表達出種種閒情逸致。文人品茶,常喜歡從茶中找出許多意境來,比如禪、比如道。凡人飲茶,卻總能從茶中品出情來,親情,友情。你我皆凡人,能從一杯清茶中發現這些愛就足夠了,愛自然,愛親人,愛朋友,也愛自己。有了愛的心情,就像三春的暖陽,心花怒放。我認為吃茶其實是一種心境,一個人平日裡散淡恬靜,與世無爭,輕聲細語,拈花微笑,就可以說是有「吃茶的心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