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用完全反對大罷免終結非正常民主!

賴清德總統以「雜質」暗喻「非我族類」,這種狹隘的心態根本與民主包容精神背道而馳。(中央社,資料照)

民進黨處心積慮推動的大罷免,已在七月二十六日遭逢二十四+一的大失敗;但民進黨仍不死心,繼續極力催動第二波七位國民黨立委大罷免,八月二十三日就要見真章。持平而論,即使民進黨和罷團在史無前例的大罷免連署階段取得三十一比零的絕對優勢,但由於完全不具正當性,才會嘗到七二六大失敗;對於八二三的七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投票,選民仍應以維護優質民主的初衷,用完全反對大罷免來終結非正常民主!

就民主政治與中華民國憲法規範而言,選民的確應該擁有罷免不稱職民選公職人員的權利;但是,民進黨和罷團相互呼應、連袂鼓吹的大罷免,則是他們滿懷仇恨的產物,罷免對象也不限於不稱職的立委,而是無差別罷免所有國民黨立委,毫無正當性可言。甚至,民進黨和罷團在整個大罷免的過程中,還動輒以抹紅手段撕裂社會,賴清德總統更以「雜質」暗喻「非我族類」,這種狹隘的心態根本與民主包容精神背道而馳。

話說從頭,朝小野大並非民主政治的非常態,幾乎每個民主國家都出現過朝小野大的局面;但舉世的「小朝」都會試圖與「大野」謀求順利施政的策略,這些策略包括組成聯合政府、法案協商等等。唯獨去年賴清德當選總統、民進黨失去國會獨大之後,新國會就任不滿一個月、賴清德尚未就任總統,民進黨就醞釀大罷免,簡直把當時剛剛結束的立委選舉當作兒戲,甚至是以不信任選民的心態推動大罷免。七二六選民集體向大罷免說不,就是選民對民進黨的反撲!

其次,綠營、罷團及其側翼為了惡鬥在野黨,將全台灣人民的福祉拋諸腦後,將朝野協商當作杯葛工具,更一反常態地「當家鬧事」,動輒以釋憲、覆議等激烈手段抵制在野黨通過的法案,甚至對在野黨扣上中共在地協力者、中共滲透台灣等等紅帽,然而,這些紅帽又毫無任何證據,僅憑綠營一張嘴。質言之,民進黨施政無半項、抹紅最在行,早已引發選民質疑與反感。七二六選民已嚴重警告民進黨,但民進黨至今卻仍執迷不悟,選民還須在八二三再次搖醒民進黨。

民進黨發動這個全世界絕無僅有、針對所有在野黨區域立委的大罷免,根本違反民主常態,這不僅七二六反對大罷免的選民挺身而出投下不同意票,民進黨內賴清德的前輩們也看不下去。陳水扁說「尊重不同意見,聽進少數聲音,才是民主真正的內涵」,呂秀蓮感嘆大罷免「不是國家之福」,謝長廷認為大罷免是「惡的循環」。賴清德、柯建銘等等現在民進黨內的領導階層聽到這些黨內前輩的話了嗎?反省過了嗎?

附帶一提,大罷免不是民進黨唯一的反民主行徑,八二三要投下的另一張票-公投選票,也見證民進黨是如何翻雲覆雨玩弄屬於全民直接民主的公投:要求公投綁大選的是民進黨,修法讓公投與大選脫鉤的也是民進黨;要求降低公投成案門檻的是民進黨,中選會在毫無法律授權之下駁回公投案的也是民進黨。民主是普世價值,但是到了民進黨手中,卻成了一黨弄權的工具。

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民進黨確實扮演過相當重要的推手角色;但歷經蔡英文和賴清德兩位總統,民進黨掌握中央執政權九年多,民進黨專搞惡鬥、獨攬大權的心態畢露無遺,大罷免更將濫用民主推向新的高峰。選民只能靠自己手上的一張張選票,終結民進黨的非正常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