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合作美德州名校 引領台灣能源轉型與太空發展

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副校長 Joe Elabd 博士交換禮物,積極推動雙方的交流合作。(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積極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八月與美國德州兩所名校深化合作。蕭述三校長率團親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BEG)主持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推進碳封存與地熱研究。同時,也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交流合作,強化太空科學發展,拓展跨領域學術交流與人才培育。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合作,由蕭述三校長親自主持簽約,象徵兩校合作進入新階段。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BEG)締約合作,象徵兩校合作進入新階段。(中央大學提供)

目前已規劃具體合作計畫,包含德州大學碳封存中心研究人員參與國科會碳封存計畫,共同進行桃園碳封存試驗場的三維地質模型建置與封存量研究;此外,Wisian 教授也將擔任中央大學地熱探勘計畫的顧問。蕭述三校長強調,台灣自二0二一年宣示二0五0淨零碳排以來,再生能源與碳封存都是重要路徑,兩校的合作將加速台灣在關鍵淨零技術的突破與應用。

蕭述三校長指出,中央大學作為台灣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的領航者,今年六月完成台灣首枚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任務,首次參與國際登月計畫並刷新最遠飛行紀錄,顯示台灣在太空領域的實力。此次與德州農工大學的會談,除加強專業研究外,也將建立實質互訪機制,透過人員交流與學生培育,培養具全球視野的專業人才,推升台灣太空科技的發展。

中央大學同時與美國德州兩所名校合作,展現在能源永續與太空探索領域的雙軌布局。未來,這些合作不僅將深化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也將提升台灣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太空科學發展的能見度,為環境永續與科技創新注入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