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家虛幣門市 淪詐騙水房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士林地檢署於二十二日偵結「幣想科技」虛擬貨幣交易所勾結詐騙集團案,該集團以天道盟正義會施姓成員為首,涉嫌收購合法公司掩護非法營運,在全台開設逾四十家門市,引導被害人購買泰達幣進行詐騙與洗錢。造成一千五百三十九人受害,詐騙金額高達新台幣十二億七千五百萬餘元,檢方依組織犯罪、詐欺等罪名起訴施男等十四人,並聲請沒收犯罪所得。

檢方調查指出,施姓男子為未通過金理會洗錢防制規範的「幣贏科技」台灣區負責人,為取得合法經營的表象,收購已通過金管會規範的「幣想科技」,藉此合法名義掩護其不法營運。施男擔任台灣區負責人,其林姓妻子為亞太區總監,楊姓男子則為亞太區商務總監,但實際上受僱於幕後一名身分不詳的中國大陸籍人士。

檢警查出,施男與楊男等人以「幣想科技」名義,對外招募股東開設實體門市,並要求股東繳交百萬元加盟金與五十至一百萬元不等的營運保證金,全台拓展逾四十家實體門店。各加盟店未經金管會核准卻提供泰達幣(USDT)交易及法幣兌換服務。

該集團對外謊稱是「全國唯一金管會授權」的交易所,詐騙集團誘騙被害人,引導他們攜帶現金至幣想科技的加盟店購買泰達幣,再將資金轉換為美金匯往海外,藉此隱匿金流。隨後,被害人會被指示將購得的泰達幣轉入指定的冷錢包,經由層層轉移製造金流斷點,以掩飾犯罪所得的最終去向。

根據檢警統計,自民國一一三年一月至今年四月期間,該集團經手的洗錢金額超過新台幣二十三億元。經確認的被害人達一千五百三十九名,總受騙金額累計高達十二億七千五百萬餘元。

此外,檢方在偵辦過程中意外查出案外案。施男等人為求公司能真正通過金管會的規定,竟遭一名古姓科技公司負責人詐騙,誤信其認識金管會證期局長的弟弟,可協助打通關節,遭詐騙三百萬元。

士林地檢署於二十二日偵查終結,依據詐欺危害防制條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洗錢防制法及刑法詐欺取財等罪嫌,起訴施男、其妻林女、楊男、王男等共十四人,並聲請沒收不法所得。涉及詐騙施男的古姓男子,則另案依詐欺罪起訴。

檢方表示,施男在偵查中否認犯行,犯後態度不佳,具體建請法院量處應執行刑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