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L震碎血管鈣化組織 擺脫心絞痛

高醫引進最新血管內震波碎石術,助七旬翁(右3)揮別心絞痛。(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70多歲蔡姓老翁因糖尿病併發症導致血管壁逐漸鈣化,不僅飽受心絞痛折磨,還面臨心肌梗塞高風險。檢查發現血管有嚴重的環狀厚重鈣化,接受2次「鑽石旋磨術」治療仍無法有效打通血管以放置支架;經「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VL)震碎深層鈣化組織,血管完全擴張順利裝上血管支架,術後恢復良好也無併發症,隔日即返家休養。

高醫老年醫學科主任方姿蓉表示,動脈粥狀硬化是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與年齡增長、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異常密切相關,恐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心臟、腦部與周邊組織灌流,不僅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可能加速肌少症與身體功能衰退。

老年人因血管與骨骼肌同步退化,若合併動脈硬化,容易出現步態不穩、跌倒、行動能力下降等問題,甚至進一步導致失能與生活自理能力喪失。老年醫學強調早期辨識共病風險,透過控制血管危險因子、提升身體活動、營養支持與肌力訓練,延緩功能衰退並維持生活品質。但高齡長者經常考量複雜的共病因素,不願接受風險較高的治療,寧願接受較差的生活品質。

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栢超表示,重度血管鈣化病灶已成為心導管治療重大挑戰,傳統處理如旋磨與刮除技術雖有效,但操作複雜、風險較高,限制其廣泛應用。血管內震波碎石術能提升支架擴張成功率與遠期通暢性。近年應用迅速擴大,隨著需求增加與技術演進,此手術邁入第2波革新階段,全球多家廠商投入研發,導入無主機與低成本設計,預期日後更能推動技術至基層醫院,造福更廣泛患者。

心臟內科醫師尤士豪與老年醫學科兼心臟內科醫師林子傑表示,IVL技術具高安全性與操作穩定性,能有效處理高齡患者常見的重度鈣化病灶,降低手術併發症風險,促進支架順利擴張;對老年人而言,有助縮短住院天數、減少術後失能風險,提升整體復原效率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