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跌倒粉碎性骨折 中西醫合療康復

住院中病人接受中醫科李聰界主任治療。(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91歲當「阿祖」的陳老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胃潰瘍,長期在大里仁愛醫院定期追蹤治療。某日中午,孫子帶著曾孫回台中來探望陳老先生,喜出望外的他下樓開門時卻不小心踩空跌了下來,左邊髖關節非常的疼痛完全無法動彈,家屬叫救護車送到該院急診,照X光發現左邊髖關節粉碎性骨折,骨科部長黃贊文安排完成骨折固定手術。陳老先生術後接受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和急性後期整合團隊照護,還有中醫團隊加入,整合中西醫優勢一同照護,2週後出院。

部長黃贊文表示,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老人家不小心跌倒後往往造成骨折。所有骨質疏鬆性骨折中,髖關節骨折是最難處理的,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主要的原因是骨折後不只行動不便,其實光是在病床上的照顧就非常麻煩,加上老人家原本就有的內科疾病,需要一整個團隊來整合照護。

中醫科李聰界主任說明,中西合併整合治療是一個重要的趨勢,該院導入「手術後疼痛中醫輔助療法」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病人身上有很好的效果。中醫提倡整體概念,認為全身的氣血順條與臟腑筋脈有密切相關,如《正體類要·序》中說:「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主不和。」

治療以局部與整體兼顧(內外兼治)、軟組織與骨並重(筋骨並重)、固定與活動結合(動靜結合)、術者與病人配合(醫患協作),早期手術後復原期,中醫針灸的舒筋通絡,搭配中藥的活血化瘀,生筋長骨等處方如杜仲、續斷、骨碎補等,有效改善手術病人的復原狀況,減少復原期的筋骨疼痛等不適,擷取中西醫所長,協助病人恢復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