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統一價 石崇良:須考慮是否違公平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業者盼調整醫療險保費、醫院醫材價格有一致性,準衛福部長石崇良30日說,會站在病人利益與業者、保險局討論;各縣市消費能力不同,醫材統一定價須考慮是否違反公平交易法。

近年熱銷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自費項目暴增,保險公司認為部分醫生刻意引導有買保險病患,選擇昂貴自費醫療項目,衍生許多理賠認定爭議。

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日前表示,保險應回歸到實質保障的本質,舉例來說,各醫院的醫材價格要有一致性,否則保險業者無所適從。 對於如何看待保證續保醫療險調整保費,石崇良30日指出,如何讓保單型態符合現在及未來醫療需求,讓病人得到最大利益,未來會持續與保險業者、金管會保險局共同研商。

石崇良說,根據調查,國內民眾買商業保險比例很高,平均每人約4張保單,如今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不少新型治療費用高昂,商業保險與健保若能互補,可減輕民眾負擔,幫助病人接受最新醫療技術、科技新藥,「這是很好的互惠」。

他也直言,在保單的型態上,過去確實發生不少理賠問題,例如限制住院才能給付等,且國內商業醫療保險有定額、實支實付等不同類型,需各界持續共同討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來媽媽餵「嬰兒配方奶含糖如可樂」爭議引發關注,準衛福部長石崇良30日說,除加強食安教育,提高民眾健康識能,強化判斷與辨識能力外,也會檢討相關廣告規定等,避免誤導民眾。

母嬰品牌mamaway(媽媽餵)日前發布影片指出,「1瓶奶粉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2大瓶可樂」,相關說法在社群上發酵後,包含食藥署及多名醫師皆反駁澄清,其實母乳與配方奶含糖量差異不大。媽媽餵後續發布道歉聲明,但仍堅稱「避免選到高糖奶粉才能保護孩子」,爭議持續延燒。

對此,石崇良30日表示,食安教育非常重要,在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健康台灣政策中,特別提到運動和營養是兩大重要議題,每次開會都會討論。

石崇良指出,營養和食安教育將是未來強化重點之一,提高民眾衛生、健康識能,讓民眾具有判斷與辨識能力。與此同時,也會檢討相關廣告規定等,不要誤導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