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經顱磁刺激TMS」是近年發展迅速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初期應用於治療對藥物無效的重度憂鬱症,其後研究亦拓展至慢性疼痛、焦慮障礙、強迫症、物質成癮、中風後神經重建與腦傷復健等神經精神疾病。安南醫院邀來自丹麥醫學專家作專題演講,並示範操作,進行國際醫療學術交流。
丹麥MagVenture公司醫學應用科學家Dr. Claus長期致力於TMS技術發展與全球臨床訓練,安南醫院多位精神科醫師與研究人員參與,現場互動熱烈。
Dr. Claus分享TMS於慢性疼痛、憂鬱症等領域的最新國際研究進展與臨床應用實證,也親自示範包括新型的Deep探頭應用、儀器定位技術與操作流程等核心臨床技巧。他與安南醫院精神科醫師就TMS臨床應用中的挑戰與困境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現階段治療成效、病人接受度及新技術對傳統治療的補足性與突破性。例如,面對部分憂鬱症患者對藥物反應不佳或副作用困擾,TMS提供一個更安全、具個別化潛力的治療選項。現場也進行實作展示,讓參與人員透過實地觀摩操作與體驗,更直觀了解TMS技術的實際運作流程。
安南醫院說,TMS治療多採用重複性磁刺激(rTMS),目標腦區通常為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此區域與情緒、注意力及執行功能密切相關。一般治療方式為每日1次、每週5次、為期4-6週,每次約20-40分鐘。TMS相較於藥物治療,具有副作用少、不造成肝腎代謝負擔等優勢,已逐漸成為臨床上替代選項。然而,目前台灣在TMS臨床應用的普及率及操作者訓練仍屬發展階段,未來仍需加強專業培訓與實證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