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神社」曾經是老新營人日常散步、參訪的景點,隨著歲月更迭,目前僅神社的銅馬被保留下來,新營文化中心出版的《S-Life新生活藝文誌》九月號,將由研究新營神社的學者李御齊,分享珍貴史料,期望讓更多人認識新營神社的故事。
新營文化中心說,新營神社二戰後改為「忠烈祠」,並於一九七六年後改建為新營醫院,雖然神社消失,不過,新營神社的銅馬在幾經波折後保留下來,並複製兩座置於新營交通台、新營區公所,本尊則隱身在新營美術園區,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尋覓。
尋訪「新營之驥」時,別忘「新營百鹿」,在南瀛綠都心、新營車站等地,仍可見到姿態生動、色彩繽紛的梅花鹿雕塑「出沒」;《S-Life新生活藝文誌》九月號,訪問當年創作梅花鹿塑像的藝術家林坤銘,了解這些梅花鹿雕塑的由來,並進一步認識「南瀛」過去的歷史文化。
新營文化中心說,目前是「農曆七月」,以「生命禮俗」角度,介紹「撿骨師」與「老人嫁妝」,由從業者的生命感悟,探究背後的文化意涵。
在祭祀儀式中,「香」是重要的媒介,這次介紹鹽水歡雅的製香老師傅林樹發,了解「香」的製程與特色;十月二十六日舉辦製香DIY體驗,邀請西港文創製香品牌「品成香」業者來教學,並介紹香的文化與產業轉型,讓學員感受文化傳承的煙火香氣和手作的溫度,相關報名資訊將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