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自113年7月起補助未滿7歲兒童6次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截至目前為止,台北市已有3萬5941人次接受篩檢,其中6.4%疑似發展遲緩需轉介早療評估。醫師呼籲,新增的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可搭配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同時進行,讓孩子的成長不漏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方麗容表示,兒童發展在3歲前為關鍵期,6歲前更是黃金治療期,新增的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可搭配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同時進行,時程為出生後6個月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6個月、1歲6個月至2歲、2至3歲、3至5歲及5至7歲,由受訓合格之醫師執行,針對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四大面向,完整評估兒童發展情形。
依據國健署針對疑似異常個案分析,語言認知問題最為常見占75.6%、其次為社會發展占29%,方麗容提醒,家長可透過日常與兒童多交談,並善用家中故事書、圖卡等教材,養成親子共讀習慣,刺激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同時藉由角色扮演與生活情境活動,增進日常生活體驗,引導兒童培養社交技巧與情緒理解能力。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提醒,家長平時可使用兒童健康手冊與台北市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在家中觀察與記錄孩子的發展情形。依照7次兒童預防保健時程進行生長評估、身體檢查及發展評估等服務及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時程。
若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異常,醫師將開立轉診單,轉介至北市18家早期療育評估中心或醫院進行早期療育評估鑑定,並依據評估結果安排後續療育及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