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與南台科大攜手 左鎮菜寮溪後坑古道再現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結合南台科大學生,一起手工恢復昔日部落與部落間的後坑古道,讓充滿原始刺竹林步道重現天日,同時也帶領喜愛自然的遊客探訪古道,爬上好漢坡,登上牛港嶺三角點,遠眺含左鎮的九大行政區。

協會理事長茅明旭表示,古早左鎮人總會在菜寮溪撿化石,媽媽們還會在溪裡撿拾大象臼齒當洗衣板,整條溪滿滿的化石,至今還是有化石可以撿,如此美好的自然環境正是左鎮最珍貴的資源,且除了化石外,協會也極力修築昔日菜寮與牛港嶺間的古道,今年四月開始修建,如今已完成,也禁起日前的風雨侵襲。

走訪古道步步要穿越刺竹林,協會維持著刺竹倒斜的風情,讓走訪古道的遊客感受原始刺竹林風情,走著走著還可聽到山羌的聲音,及刺竹在風裡搖擺的特有音響,步道上還有今年初大地震震裂的痕跡,陡上的好漢坡步道只剩一半,沿途有落地生根、土地公枴(閉鞘薑),以及雨水充沛才會出現的原生種垂頭地寶蘭,更有居民種的土芒果和龍眼等,生態豐富

古道都是刺竹林。(記者張淑娟攝)

輕鬆上了牛港嶺三角點後,更可遠眺玉井和大內的界山北嶺山、台廿線上紅色的平和橋、善化火車站前的大建築、南化烏山、山上攔河堰以及左鎮教堂等,視野相當遼闊,廣及新化、新市、善化、永康、大內、山上、玉井、南化、左鎮等九個區。茅明旭表示,後坑古道是昔日兩聚落間的主要交通要道,之後有新的道路開闢之後就被遺忘了,修建時,依著其地理環境發現,後坑古道應是昔日平埔施新港社向左鎮遷移的道路,其歷史文化甚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