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精準釋放輻射線 甲狀腺乳突癌切除 碘131清除癌細胞

 

甲狀腺乳突癌經廖唐毅醫師以甲狀腺癌碘131治療,患者恢復健康。(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41歲的許小姐,發現甲狀腺結節並伴隨微鈣化,經外科手術切除後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術後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唐毅接手,安排入住碘131病房,接受碘131治療,成功清除殘餘癌細胞,目前病情穩定,得以回歸工作與生活。

大林慈濟醫院醫師廖唐毅表示,甲狀腺癌術後常見的後續治療方式是碘131放射性同位素治療。由於甲狀腺細胞會攝取碘來合成甲狀腺素,癌細胞也有相同特性,因此經特殊處理的放射性碘能精準進入殘存腫瘤細胞,釋放輻射線達到治療效果。

廖唐毅說,許小姐的腫瘤並未轉移至淋巴或遠端器官,加上年齡未滿55歲,被歸類為第一期,僅需一般劑量治療。今年2月接受碘131治療後,配合核子醫學科全身掃描,確認沒有遠端轉移,目前持續規律回診追蹤,狀況穩定。

廖唐毅指出,碘131屬於放射性治療,需要短期住院隔離,以避免影響他人。一般病人約需住院2天,待體內輻射量下降後即可出院。治療後的一週內建議避免與家人近距離接觸,其餘生活則可逐漸恢復正常。副作用大多輕微,例如喉嚨腫脹、唾液腺不適或腸胃不舒服,絕大多數病人都能耐受良好。

廖唐毅提醒,民眾若發現甲狀腺結節,尤其是大於一公分、合併微鈣化等高風險特徵,應盡早就醫檢查。透過手術與後續碘131治療,結合規律追蹤與醫療團隊支持,絕大多數早期甲狀腺癌病人都能獲得良好治療成效,安心回歸正常生活。

許小姐以自身經驗分享,甲狀腺癌沒有什麼症狀,平常不會痛、不會不舒服,定期檢查才有機會早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