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剛剛就任南韓總統的李在明發揮靈活的外交手腕,八月底之前接連訪問日本及美國,並指派南韓國會議長禹元植出席中國大陸九三閱兵典禮,展現他面對東北亞地緣政治競爭的務實態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上任後的第一個出訪國家不是美國、而是日本,不僅打破南韓外交的「美國優先」慣例,也創造韓日兩國建交一甲子的難得友好氛圍。李在明如何處理攸關其國家安全的多方博弈?值得賴清德總統仔細探究。
李在明領導的共同民主黨過往抱持「反日」立場,堅持日本應對二戰暴行道歉,雙方關係常常為了「歷史認識問題」陷入僵局,再加上他向來被視為是「親中派」,因此當他今年六月接替被彈劾下台的尹錫悅成為南韓總統時,各方都研判東北亞局勢將逆向翻轉。但出乎各國選前猜測,李在明打出「重視國家利益的實用外交」原則,並未在殖民統治與慰安婦問題與日本針鋒相對,此舉讓日本石破茂政府順勢在東京接待他。
李在明的務實靈活更展現在與川普會面的白宮之行。他當面邀請川普親自出席南韓主辦的APEC峰會,還說這是促成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機會。猶記得行前他曾說南韓傳統外交政策就是「安全靠美國,經濟選中國大陸」,結果李在明在華府智庫演講中馬上改口表示,「南韓過去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安美經中』策略,恐無以為繼」,強調「韓方致力於妥善處理兩國之間不可避免的問題,並維護好雙邊關係」。他安撫好川普,也順利說服川普維持對南韓的百分之十五關稅,瞬間讓他的支持度回升到六成。
同時間,李在明也派特使前國會議長朴炳錫訪問北京,轉交親筆信傳達願與陸方改善互信的和緩立場,並就深化雙邊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等議題進行交流。朴炳錫表示,新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期望兩國近年來受阻的往來能儘快回到正軌,還代表李在明邀請習近平十月出席在韓國慶州舉辦的APEC峰會。
預期習近平應會出席慶州APEC峰會,倘若川普也願意親自參與,屆時「川習會」不僅將是國際矚目的大事,李在明的聲勢必然水漲船高,東北亞及朝鮮半島情勢也可能朝向對南韓有利的方向發展。恐怕任誰都無法預期,他上任短短三個月就達成前任無法辦到的外交目標。
他在短時間就完成這些艱鉅任務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務實與靈活,一切實用主義至上。李在明不受自己意識形態制約,看準川普現實主義及美國優先當頭的習性,也知道國際政治只有利益、沒有道義,因此他不空談民主同盟或普世價值,只針對能促成雙方利益的議題進行談判。
其次,他也主動向北韓遞出橄欖枝,有意恢復南北韓之間的部分協定以緩解緊張,就算金正恩沒領情也不放棄。其三,他延續南韓的親美政策,但是對南韓與中國大陸的緊繃狀態稍做調整,同時也放下與東京的多年仇恨,讓南韓得以在對美、對陸、對日三組外交關係中找到平衡點。
平心而論,相較於周旋於各方之間的南韓,台灣的處境更加艱困,所以更沒有理由死守僵化的意識形態,讓自己陷入泥沼而難以脫身。李在明願意改善與平壤的關係,台海兩岸更不該故步自封,彼此釋出善意是解凍的第一步。特別是,李在明的實用主義有效拓展南韓外交空間,短期間就獲得豐碩成果,賴清德也應從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