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可望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之前幾天,美國在台協會(AIT)回覆我國官方媒體中央社提問的一段話,民進黨將之解讀為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我外交部除了感謝AIT之外,並將之延伸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事實上,日本與中華民國簽署條約,將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台灣是中華民國領土早無疑義,民進黨顯然超譯了既有的若干重大條約、法律規範。
AIT回覆中央社提問指出,「中國故意歪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北京的敘事完全是錯誤的,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聯合報》以AIT回覆中央社的內容詢問美國國務院,美國國務院回覆「AIT已經準確地傳遞訊息」。民進黨對此大感振奮,認為美國政府為「台灣地位未定論」提供了論述基礎。然而,對於AIT的這番話,台灣應從更大的角度理解與詮釋。
首先,從政治面來看,「反中」雖是近年來美國朝野的共識,但今年一月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之後,儘管延續「反中」基調,卻也持續與大陸當局協商,洽談雙方都能接受的擱置歧見解決方案,並且尋求合作機會,軟硬兩手兼施。以川普的交易性格與談判手法,總是備足交易籌碼,再透過give and take為美國謀取最大利益。
近日美國再與大陸當局經貿、國防、外交首長舉行會議或通話,再朝達成協議方向前進,這些協議都必須符合美國利益;川普與習近平則預訂十九日通話,甚至將鋪排十月底的川習會,也有傳聞習近平已邀請川普訪問北京;外媒報導,十九日川習通話的重點包括台灣問題。就此來看,AIT在此時拋出被民進黨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或許是「以台制中」,或許是拉高談判姿態,或許是為了與中共當局攤牌。無論如何,台灣不折不扣地成了美國與中共當局give and take的籌碼,民進黨以此為喜嗎?
從政治面來看,AIT的說法恐讓台灣落入兩強談判拉鋸的被動地位;從法理來看,AIT的說法也並不能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首先,一九五四年中華民國與美國簽署《美利堅合眾國、中華民國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第二條、第五條都提到領土問題,第六條再具體說明第二條、第五條所提到的領土「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
白紙黑字,美國政府早就承認台灣是中華民國領土;即使中華民國與美國已無邦交,但並不能因為AIT的這番話就改變台灣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事實。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說「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是「『軍事同盟』的概念,無涉領土主權歸屬」,根本就只是睜眼說瞎話吧!
如果「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還不能讓民進黨服氣,如徐國勇這些否認二戰日本投降、台灣光復的人也應該看看一九五二年的《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中日和約」)。此一條約是日本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在台北簽署,日本承認《舊金山和約》,「已放棄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質言之,「中日和約」亦足以證明「台灣地位未定論」完全不能成立。
史蹟斑斑,距今不遠,民進黨就別再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