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工研院十八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工研院創新週」系列活動之「大南方產業轉型國際論壇」,聚焦產業轉型應用。論壇邀集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大南方新矽谷推動辦公室及工研院專家,分享國內外最新產業洞見;現場同步展出淨零創新、循環材料、數位轉型與新興產業四大主題,超過三十項產業化創新技術。
工研院與產業合作的亮點成果包括丹娜絲風災後即刻支援台南斷電地區民眾緊急用電的「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E-Cube」;在沙崙驗證、可直接應用於發電的「綠氨轉氫應用平台」,幫助工業製程回收二氧化碳的「固態胺碳捕捉技術」;及應用於製造業廢玻璃、金屬廢水循環的「金屬離子捕捉材NaPoGlass」;導入家禽養殖場自動化管理與監測的「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透過AI控制策略與數位雙生優化煉鋼製程的「轉爐出鋼製程數位雙生系統」。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南台灣在國家產業布局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是半導體、綠能與智慧製造的重要基地,更承載著推動數位轉型與淨零永續的戰略任務。行政院在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下,持續推動科研能量南向布局,串聯沙崙智慧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高雄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等重點場域,打造跨域合作的創新聚落。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面對全球能源轉型、供應鏈重組與數位化浪潮下,南台灣產業面臨挑戰,許多廠商也加快多元布局與高值化轉型,同時,淨零排放與數位轉型成為全球共識,AI、再生能源、循環材料及無人載具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產業必須在國際貿易壓力與永續需求間找到突破口,因此,工研院攜手國際大廠與在地夥伴,透過全球視野與技術交流,協助南台灣產業鏈強化韌性,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