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海問題向來是美國與中國大陸談判的焦點,也會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穩定,因此維持兩岸現狀不僅是台美陸三方的責任,也是國人對總統能夠身體力行的期待與要求。賴清德在去年總統就職演說提到,願在秉持「四個堅持」及對等尊嚴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一起追求和平共榮。然而,國人在過去一年多看到的不是恢復正常往來,卻是你來我往的刀光劍影,顯見兩岸主政者都有負於民,更是賴清德施政滿意度持續下滑的主因。
賴總統原先承諾的重啟觀光旅遊及陸生來台就學等政見全跳票,更坐視觀光產業的呼求於不顧,台灣經濟成長看似光鮮亮麗,實則過度偏重高科技產業,難怪整體薪資偏低。從蔡英文以疫情為藉口中斷兩岸旅遊後,台灣的觀光業者這些年只能以「慘淡」來形容,更不用說其他相關產業也受到波及。即便政府用補貼方式吸引其他國家訪客,都無法填補陸客團帶來的經濟效益。
總體觀察,賴政府的大陸政策都以對抗為基調,極少看到主動釋出善意、化解歧見的積極面。更甚者,賴總統今年三月提出「國安十七條」之後,兩岸關係更是猛墜探底,除了緊縮陸配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資格,更將在野黨或其支持者都視為「中共同路人」的潛在「雜質」,國人無法感受到民進黨政府有促進兩岸互信、降低台海衝突風險的真心實意!
或許眼見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全盤皆空,賴清德近期將兩岸談話的調性放軟,企圖扭轉國人對其無法緩和兩岸僵局的既定印象。然而,當看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美國智庫的演講,國人又是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兩岸對話或和平共榮只是政治語言,持續對抗才是賴政府的主旋律。
邱垂正表示,中國大陸是台海及亞太地區的最大威脅,習近平政權的本質是擴張主義挑戰美國,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現狀不僅符合台美共同利益,亦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他最後還不忘呼籲中共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才能與台灣展開良性互動與對話。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本來就是台灣的最大威脅,但人民希望看到的是執政黨提出解方、而非使其惡化,但邱垂正向美方闡述現況,卻沒有提出我方能如何打破僵局的對策。更甚者,雖說「讓美國再次偉大」是川普總統的口號,不過多數國家從未如此公開地將自身利益與之連結,這種說法不啻為矮化國格。試問,難道民進黨只是選擇性捍衛國家主權?
近日,美國在台協會(AIT)指控中共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藉此合理化脅迫台灣的行徑,北京的論述虛假不實,而這些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意圖孤立台灣並限制其他國家與台灣互動的選擇。AIT此時突然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源由實難猜透,但勢將在台美陸三邊關係埋下變數。美國國務院維持此立場,但必須觀察是否引發中共更強烈的反彈!
當然,美國如此表述是基於其國家利益,絕非支持法理台獨,但勢必會讓緊繃的台海現狀陷入更加難解的惡性循環。既然賴清德口頭表示願意改善兩岸關係,何不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之兩岸定位,堅定主張對等接觸,積極搶回兩岸對話中我方的話語權,進而消弭衝突、降低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