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中央社)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林保署花蓮分署二十五日出動空拍機拍攝,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已降低一百零四公尺,蓄水量剩百分之十五,暫時不會有致災洪水,但紅色警戒尚未解除。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中長期應妥善排出剩餘水量。農業部指出,方案有二,包含沿著溪床開便道至堰塞湖,將土石運送下來,但這需要非汛期才能執行,且要三個月時間;若堰塞湖風險降低,也可考慮建梳子壩攔截砂石,近日將儘速決定。
林保署花蓮分署上午九時許出動空拍機拍攝,經計算堰塞湖蓄水量已從九千一百萬立方公尺降到一千三百萬立方公尺,紅色警戒仍須視天候情況,研判殘餘壩體、水量及河道土砂狀況等綜合條件評估安全無虞才可解除。
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警報解除前持續監控回報壩體狀況,建議民眾白天可回家清理家園,晚上須回收容處所,避免靠近河道確保安全。

(中央社)
卓榮泰在行政院會指示,農業部應儘速評估並規劃未來中長程計畫,妥善排出堰塞湖剩餘水量,減少水壓對壩體的影響;在尚未完全處置完成前,也要更新各種可能情境模擬狀況,動態調整警戒與應變機制,強化預警系統,適時啟動必要預防性撤離工作,減低災害發生。

(中央社)
對於解方,林保署長林華慶表示,中期方案是順著溪床開便道抵達堰塞湖,將土石運送下來,但這需要非汛期才能執行,且需時三個月;倘若堰塞湖風險降低,也可考慮建梳子壩攔截土石,不要同時間往下流,近日將盡快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