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瓊
老屋門前有一棵大榕樹,承載了我兒時的所有美好回憶。每當我歸家時,那團墨綠的樹冠,有著和太奶奶一樣的親切笑顏,張開雙臂迎接,似乎在朝我點頭微笑:孩子,你回來了。
青苔在大榕樹下的石凳子上肆意生長,彷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樹葉和枯枝零零散散的躺在地上,化作春泥之前,隨風一起圍著大榕樹飛舞,像是離家的孩子在和母親做最後的告別。
沒有人知道這棵大榕樹活了多少歲,但可以確定的是,它陪伴了村裡幾代人,見證了村子於時光中變遷的點點滴滴。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經常在這棵樹下乘涼、做手工,那時它已根如盤龍,皮若裂岩,枝繁葉茂,綠蔭如蓋,如同百歲老人,為她遮陽蔽日。
大榕樹有著自己奇特的生長方式,樹幹長到離地面約一米高的地方,突然拐了個彎,以45度角斜向生長。樹幹宛如一條結實有力的長臂,橫跨著池塘,成為孩子們玩耍嬉戲的絕佳場所。
這顆大榕樹是孩子們最好的夥伴。每當放學後,我和小夥伴們就會迫不及待地奔向這棵大樹。雖是一群小女生,卻像小猴子一樣靈活敏捷,手腳並用,奮力攀爬到樹枝上。粗糙的樹皮磨得手心發紅,偶爾還會被刮上一道道淺淺的劃痕,但對於我們這些貪玩的孩子而言,這些疼痛實屬微不足道。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我發現燕子在大榕樹上築了鳥窩。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悄悄地靠近鳥窩想要一探究竟,又擔心嚇到小鳥,就屏住呼吸,卻把一張小臉蛋憋得通紅。有時能看見幾顆青白色的鳥蛋,有時能看到剛孵出來的小鳥,這些小生命睜著稚嫩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陌生的世界。平常它們比較安靜,到了傍晚時分,就會張開嫩黃的小嘴,嘰嘰嘰叫個不停,呼喚著媽媽歸來。我們感同身受,急切地張望天空,期盼它們的媽媽快點回來。呼喚我回家吃飯的太奶奶見狀,就會笑著說:「你們圍在這裡,小鳥媽媽不敢回家的。你們快點回家,讓小鳥媽媽早點歸巢吧。」我們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一步三回頭,希望能看到它們媽媽的身影。
夏天悄然而至,到處熱浪襲人,大榕樹就成了我們的避暑天堂。我們會爬到樹的分叉處,當成天然的躺椅,聽蟬鳴蛙聲,看藍天白雲,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大榕樹像是一把巨大的遮陽傘,將池塘邊的路面罩得嚴嚴實實。在那個沒有空調的年代,村民們都喜歡擠在榕樹底下乘涼、喝茶、聊天,享受著那份難得的清涼與愜意。每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我常常坐在大榕樹下的石凳上寫作業,樹蔭婆娑,斑駁的光影在作業本上跳躍著,不知不覺已是華燈初上,卻猛然發現該寫的作業還都沒有寫完。
大榕樹帶給我們的快樂遠不至此。有時,我們會在樹下撿拾樹葉、枯枝,然後跑到田間採來野花,拼湊成房屋、花環等圖形。有時,我們會在樹下玩捉迷藏,這顆幾乎足以獨木成林的大榕樹,就是天然的藏身之地,常讓尋找的夥伴頭疼不已。有時,我們會圍坐一起,津津有味的聊著熱播動畫片,憧憬著外面的未知世界,是不是和動畫片裡一樣充滿了甜蜜的冒險。
大榕樹同樣給予了我力量。成長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一些難題或者煩惱。每當此時,我就獨自一人,輕身倚靠在大榕樹下,向它傾訴我的苦惱。它多好啊,總是不厭其煩的靜靜聆聽,做我最忠實的聽眾。當吐出心裡所有的不快後,我頓悟了:這棵大榕樹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始終都堅守著腳下的土地,未曾倒下。和它的年復一年的堅持相比,我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
嬉鬧、捉迷藏、攀爬樹幹、過家家……這些簡單的遊戲在四季的輪迴中不斷上演,我們把這棵大榕樹當成遊樂場,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大榕樹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一道永不褪色的風景線,也是我們長大離開家鄉後無法抹去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