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七十四歲退休教師游女士,三年前開始出現重複問話、忘記回家路徑等異常行為,甚至不敢單獨外出,家人才驚覺異狀並就醫。經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檢查後確診為阿茲海默症,接受藥物治療並參與樂智據點活動。
失智症新藥今年六月在台核准使用,游女士九月在家人陪同下,成為宜花東首位接受新藥治療的病人,為家庭帶來一線曙光。
游女士的丈夫表示,妻子過去最喜歡騎單車漫遊羅東,如今卻因記憶混亂不敢外出。他希望新療法能延緩退化,讓太太重拾生活樂趣。
羅東博愛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劉競雄醫師指出,目前衛福部核准的單株抗體藥物能清除腦中類澱粉蛋白斑塊,臨床數據顯示,治療十八個月可延緩五至七個月的認知功能退化,相當於放慢病程惡化速度約三成。
劉競雄提醒,失智症治療需及早介入,藥物對輕度失智或輕度認知障礙者效果最佳,病人及家屬若發現記憶或日常功能異常,應儘速就醫。游女士目前在藥物治療之外,也透過規律作息、運動與社交活動調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