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過去RSV常被稱為「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但由國內五大醫學中心聯手完成的最新臨床研究,首度針對台灣50歲以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住院病患進行數據分析,揭示高齡族群其實同樣深受威脅,RSV住院高齡患者,每6位就有1位死亡。
根據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台中榮總、中山大附醫、中醫大附醫等五大醫學中心研究指出,透過患者病歷審查,分析於2014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8日期間,住院且RSV檢測呈陽性的50歲及以上成人患者共202人。發現台灣50歲以上住院的成人RSV感染患者,常伴隨高比例共病、住院期間易發生併發症,並需耗用大量醫療資源。因此,針對此族群推動RSV預防策略(如疫苗接種),具重要公共衛生意義。
RSV具高度傳染力,主要經由飛沫或接觸擴散。雖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但對於高風險族群卻可能迅速惡化為嚴重的呼吸道疾病,臨床研究指出,RSV引發肺炎與重症的風險比流感高出近3倍。
據資料統計,在亞太地區,每約500名60歲以上高齡人口,就有一位因RSV住院,其中多達96%的高齡住院患者伴隨至少1項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肺疾病等,顯示RSV的威脅不限於幼童,高齡族群也需特別警覺。
中醫大附醫檢驗醫學中心院長薛博仁表示,高齡慢病患者染RSV後,住院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10倍,且容易引發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與心衰竭的惡化。其中近半數患者出現共同或繼發感染,院內死亡率高達17.8%,即每6位患者便有1位死亡,主要死因為呼吸衰竭。
台北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林邑璁指出,RSV住院患者病程長且重症比例高,入住加護病房患者比例高達3成4,平均停留9天;普通病房住院中位數則達15天,更有超過8成患者需要額外的氧氣支持。
RSV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難以即時診斷,容易延誤治療;且目前尚無特效藥,僅能對症緩解。依據食藥署核可及數個醫學會建議,50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及75歲以上族群,可接種RSV疫苗,有助降低感染及重症機率。
林邑璁呼籲,除了流感與肺炎鏈球菌之外,民眾也應對RSV提高警覺,為降低感染風險,民眾應勤洗手、避免人多場合,並加強環境清潔與消毒,並透過接種疫苗及早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