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國小戲水鯤鯓 學習災害應變

三股國小學童們在方舟教育設計中完成浮具進行實際下水測試,學習災害應變與創造力。(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團隊前進七股三股國小共同執行「戲水鯤鯓─濱海環境永續計畫」,舉辦「2025方舟教育設計展暨藍色星球的警報聲營隊」,共有卅位一至六年級學童參與,共分成五組進行,讓孩子在遊戲與設計中,學習災害應變與創造力。

近來台南七股沿海地區因颱風、潮汐與海水倒灌等因素,造成居民生活不便與財產損失,當地防災教育更顯迫切。這次營隊每組均有一名幼保系學生擔任隊輔,給予最適切的引導與照顧;再加上7位專業師長共同指導,營隊從防災知識到動手實作,最終打造出真正能自救的浮具,南應大希望藉此活動把「防災意識」從小扎根,透過實際演練與設計挑戰,讓孩子們學會面對自然災害時應變與自救能力。

營隊課程安排循序漸進,從防災知識與浮具原理講解開始,再延伸至模型設計與實作。最後的「浮具挑戰賽」更是活動亮點,結合廢棄物再利用,孩子們必須從海上廢棄物中挑選材料,設計出兼具耐重與輕量作品,共設計出5艘浮具,並在製作前先運用模型進行「重力測試」與「速度競賽」。

在水中實際競賽時,孩子們一邊檢驗模型能否承載重量;一邊挑戰浮具的速度,以驗證自己的設計成果是否能延伸到浮具上,過程中不僅熱鬧有趣,更讓學童深刻體會設計思維與防災設計的關聯。

此次營隊也邀請專業師資帶領,防災與環境知識課程,由環境控制專業的楊馨茹老師、成大近海水文中心老師侯典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老師林美君、水工所老師盧韋勳進行教學講授;在浮具製作課程由攀樹教練連啟明及景觀設計背景的蔡仕林老師帶領。浮具實際下水測試由運休系老師謝旻諺團隊指導。

這場營隊不僅是一次防災教育的實踐,更是大學、地方小學與在地社區合作的縮影。透過跨領域與跨世代交流,推廣防災並凝聚社區力量,共同為濱海地區的永續發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