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鼻道「路障」低溫微創鼻甲手術 找回呼吸自由

蔡明劭(右)強調,「0分痛、100分通不再是口號,而是現代醫學真正能提供的體驗。」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長庚體系教授級主治醫師蔡明劭在社群網頁指出,不少十年前接受過鼻中隔手術的患者,近年又出現鼻塞與夜間呼吸不暢的困擾。這並非手術失敗,而是鼻腔黏膜長期受環境與過敏影響,逐漸在下鼻甲後段肥厚,宛如隱藏的「小路障」,白天症狀輕微,但一躺下就大塞,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

蔡明劭醫師形容,十年前的手術就像當年的頂級名車,雖然解決了結構性大問題,但隨著時間仍可能出現「小毛病」。如今醫學技術全面升級,鼻道手術也能享受「進廠保養」,以更精準、更舒適的方式解決問題。

他說,手術技術三大進化:

1.觀念:從「大規模切除」轉為「精準微調」,僅處理真正阻塞的部位。

2.器械:採用低溫汽化棒與射頻能量,在低溫下去除肥厚組織並同時止血,術後疼痛幾乎為零。

3.醫材:術後以止血凝膠與膠原蛋白敷料取代傳統紗布,免除「拔紗布」的劇痛,呼吸暢通感立即提升。

這項低溫微創鼻甲手術多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不需住院,當天即可返家。蔡明劭強調:「0分痛、100分通不再是口號,而是現代醫學真正能提供的體驗。」

他呼籲,若曾接受過鼻道手術,卻多年後再度出現鼻塞,不必灰心。透過更精準、舒適的微創手術,患者能重新找回呼吸自由,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