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元傑
聯合國在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通過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席位。半世紀後,美國、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針對「台灣地位」,從歷史、政治、法律,有了新一波的詮釋交鋒。
美國在台協會(AIT)九月十二日指北京試圖歪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強調這些歷史文件並未確定台灣地位。AIT具有實質官方色彩,各方高度關注美國的「一中政策」是否改變?
《華爾街日報》九月二十七日報導,稱習近平計劃在美中(中國大陸)經貿談判過程中,要求川普表態「反對台獨」。但美國國務院立即澄清、強調「堅持一中政策,其依據是《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以及對台灣的六項保證」。

二七五八決議 台美陸吵一團
北京於九月三十日發表兩千七百字的「中方關於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立場文件」,重磅反擊「台灣地位未定論」。翌日,我外交部立馬譴責北京「顛倒是非,誤導國際視聽」;陸委會也聲明「中華民國主權地位並不因喪失聯合國代表權而有任何改變」。
這一波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文與台灣地位的論述交鋒,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實質改變美中台任何一方的政策與主張,特別是在AIT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後,美國國務院仍繼續強調「一中政策」,殊堪玩味。
川普二‧0以來,國際政治從現實主義進一步推向叢林法則;大國以實力原則掌控國際話語權或對他國施壓,絕大部分的國家都難以招架。民進黨政府對台灣地位的論述主張,根本撼動不了中、美,主要用意反而是對內宣傳、陣營自嗨而已。
其次,國際關係中,建交就是相互承認、官方往來,斷交則是兩國決裂的最嚴重結果。北韓雖受到國際長期經濟制裁,但迄今還維持有一百六十個邦交國;台灣邦交國只剩十二國,遠比北韓還不如。
第三,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自築高牆小院,完全違反WTO貿易規範,又向各別國家談判施壓,霸權凌弱,各國幾乎只能被迫接受,包括日、韓、台、歐盟都莫可奈何。
台灣入聯 美國迄未正式提案
台灣對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的倡議,在國際現實中,終究繞不過中國大陸堅持的「一中原則」;台灣過去也曾自辦重返聯合國的公投,又有何用!台灣在立陶宛的代表處名稱操作,也換不到建交承認。
再看外交部長林佳龍近來連續出訪歐洲數國,推動智庫外交、出席論壇演說等,確實多了一些國會議員相挺、推進民間經貿文化交流,但是,任何正式場合還是不能以國家名義出現。
從現實主義看,對台灣地位相關文件的歷史詮釋,必須要有政治實力做支持,反之,困局難解。觀察有三:
其一,聯合國現有一九三個會員國,台灣邦交國僅十二國,已退到國際社會邊緣;其二,在聯大或其所屬組織的任何表決中,中國大陸贏面大;即使是美國,也不曾在聯大正式提案討論台灣入會議題。
其三,台灣被拒於RCEP之外、迄今尚未能加入CPTPP,民進黨連續執政九年多,未能再與他國新簽自由貿易協定,也無法再參與國際民航組織、世界衛生大會。
完全靠向美國 兩岸矛盾擴大
很明顯,舉凡建交、入聯、參與國際活動,關鍵都在政治因素,癥結就是兩岸關係。台灣法理地位的國際話語權,被中國大陸緊緊握在手中。AIT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完全無助於台灣突破外交困境。
目前,美中談判正朝向達成貿易協議的進程;與此同時,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也定於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一日在韓國慶州舉行,預期「川習會」將成為峰會最大亮點。
北京一再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大陸)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但AIT仍執意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議題,擺明台灣就是美中談判桌上的一枚棋子而已。
其實,大國角力,小國最需要是找到最有利於自己的位置。多數人都知道台灣應該與美、中都維持友好關係,才能確保台海和平;新加坡與大國之間的務實交往,堪為典範。但是,民進黨政府選擇完全靠向美國,並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導致兩岸擴大矛盾、升高衝突風險。近期,其相關政策作為與有浮現的反噬後果有三:
第一,原定於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上海舉行的上海和台北「雙城論壇」被迫延後;大陸旅遊禁令遲不開放、對陸配追溯身分認證,以及縮緊兩岸交流活動的審查。換言之,民進黨即使是國會未占多數,修法困難,仍持續藉行政手段凸顯與大陸的敵對關係。
第二,川普上台後,台灣硬吞下百分之二十的疊加關稅,台積電加速外移、國防經費創歷史新高,進行中的台美貿易談判諱莫如深,市場開放傳聞甚囂塵上。民進黨政府「親美抗中」路線,已讓台灣陷入強權夾擊的雙重困局。
對南非祭晶片制裁 夜郎自大

第三,大國博弈,棋子很難強出頭。南非政府要求台灣駐處更名並遷出首都,我國貿局祭出反制手段,九月二十三日宣布限制對南非半導體、晶片與記憶體等相關產品出口。但台灣第一張「晶片牌」才兩天就收手了。究其可能原因有四:
一,產品出口突遭管制,涉及台商企業違約問題。二,台灣若對南非施行禁運,有可能影響到日本等盟友在南非的產線。三,南非是全球半導體所需鉑族金屬的重要供應國,若遭報復恐適得其反。四,台灣制裁南非,各國若因此尋求供應鏈分散「風險」,恐弱化台積電的主導地位。
經濟制裁向來只有大國玩得起。民進黨政府首次用科技對特定國家卡脖子?結果僅兩天就喊卡。整個決策過程,曝露自己根本缺乏底氣,甚至有些坐井觀天、夜郎自大。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