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林中行∕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四日完成二千八百六十公尺河道三公尺高臨時土堤,五日則完成五公尺高臨時土堤加高作業,預計十一日完成臨水面噴凝土和鋼網。
馬太鞍溪堰塞湖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山區,因地處偏遠且無路可達,加上山壁崩塌嚴重、地勢極為險峻、地形破碎。為掌握現地狀況、評估未來治理及施工便道的可行性,林保署花蓮分署九月三十日組成兩支深山特遣隊,其中九人自「光復林道」、六人自「萬榮林道」進入堰塞湖區,各展開為期十天和八天的「馬太鞍溪堰塞湖路線踏察特遣任務」,目前任務仍在進行中。

花蓮分署強調,此次任務不同於一般登山,踏察山域全程無既有山徑,必須依靠繩索垂降、徒手攀爬等方式前進。沿途環境極為艱困,經過多處坍方、崩塌與厚層泥流堆積區,地勢陡峭、土質鬆軟且地面濕滑。接近堰塞湖區附近,地表及植物樹葉上均覆蓋厚厚的粉塵、泥砂,呈現灰白荒蕪景象,煙塵瀰漫。
花蓮分署表示,光復林道特遣隊已於十月四日中午抵達堰塞湖區,完成初步勘查後正返程中。由於山區通訊不佳,目前尚無法即時回傳所有影像與完整資料;預計九日返隊後,即可彙整成果協助確認安全可行的施工與監測路線,並提供後續防災整備、監測規劃與工程設計參考,為堰塞湖長期安全管理奠定基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則進行第二十九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農林漁牧組報告顯示,無人機五日觀測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湖水量體無大變化,且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考量下游河道土砂淤積嚴重,仍需積極清疏、導流及防堵,因此仍維持紅色警戒。
同時,湖區蓄水量為原來量體的百分之六點四,近五日蓄水量維持穩定,變化幅度極小。
水利維生組表示,針對三處堤防受損部分,已提前於四日完成搶險(修)作業(二千八百六十公尺長、三公尺高臨時土堤);五日也完成五公尺高臨時土堤,預計十一日完成臨水面噴凝土及鋼網。三個月內完成堤防加強加固,明年汛期前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