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漁船檢修 吳宗憲提解方

立委吳宗憲在蘇澳鎮南方澳上架場協調會上,認為應該引入新的上架方式,這對漁港來說也是一個提升現代化水準的好機會。(吳宗憲服務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與游顥八日邀交通部、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及蘇澳區漁會針對南方澳漁港設置上架場進行會商。吳宗憲除以增加上架場作為解方外,也認為應該引入新的上架方式,這對漁港來說也是一個提升現代化水準的好機會。

吳宗憲指出,南方澳漁港設籍漁船近六百艘,平均每年需要檢修的漁船就有超過四百艘,卻也是唯一未設置公有上架場的第一類漁港,如今只有一間民營造船廠在經營漁船上架服務根本不夠,以致很多漁船常因逾期檢修而受到處分,漁船維修上架問題已嚴重影響漁民權益及生計。

事實上,漁業署早已針對此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希望向航港局爭取撥用蘇澳港第四填方區(俗稱青龍潭)其中二公頃新生地劃入漁港區域作為上架場建設地點,同時也已與航港局談妥土地有償撥用之價格,但相關經費預估超過八億元,但漁業署預算有限,航港局又執意要等漁業署編列足夠預算再撥用土地,雙方僵持不下導致計畫無法往前推進。

除以增加上架場作為解方外,吳宗憲也認為,應該引入新的上架方式,目前是採軌道方式,但是效率低,一條軌道一次只能停放一艘船,若是引進「龍門吊」或「移動式升降平台」等新技術,可同時讓多艘船上岸檢修,不只效率能大幅提升,還能降低漁船長時間等待的風險,這對漁港來說也是一個提升現代化水準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