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落實美感教育,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透過「一一三學年度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將安平國中、和順國中、新興國中、東陽國小及安順國小校園一隅轉化為蘊含藝術氛圍與教育意義的「美感角落」,成為孩子的創意舞台。
市長黃偉哲表示,美感教育是素養教育的重要核心,台南市持續推動美感深耕計畫,不僅營造美麗校園,更希望透過美的滋養,提升孩子的創造力、感受力與文化認同,讓藝術不再侷限於課堂知識的傳授,而是透過日常中自然培養美感與人文涵養。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校園不只是學習場域,也是藝術薰陶的場所,透過校舍建築與空間優化、景觀與環境行為的改善,以及歷史空間的再生,讓學習場域更具美感,校園角落不再只是閒置空間,更是美感教育深耕的重要見證。
和順國中將環保永續理念融入美感教育,運用廢棄課桌椅木材、老舊窗框與樹木枝幹,創造花架、座椅與藝術裝飾,賦予新生命。安平國中以「鼓舞獅樂、校運昌隆」為主軸,打造校園戶外舞台為多功能藝文空間,學生在充滿美感的環境中,進行社團與藝術展演。
新興國中以「光美轉角、共融畫室」為核心,讓普通班與特教班學生共同設計與施作,營造融合共學的美感空間。安順國小將勤儉樓舊有自然教室改造成「藝美教室」,從洗手槽改造、牆面粉刷到馬賽克拼貼,讓學習空間充滿藝術氛圍。學甲區東陽國小以「We『Art』Dong Yang」為主題,將校園階梯、運動場牆面及校舍轉角處進行美化設計,並結合蜈蚣陣文化的陶藝創作,展現地方文化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