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CPR 別再用兩指神功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嬰兒失去呼吸心跳時急救,醫師25日指出,別再用「兩指神功」做CPR,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2025年最新急救指引,其中建議改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可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25日表示,救命科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進,美國心臟協會最近剛發布的2025年最新急救指引,顛覆過去急救常識。

其中,過去嬰兒CPR使用「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吳昌騰表示,以往幾十年來,教導嬰兒CPR時最經典的畫面,就是施救者用兩根手指按壓嬰兒胸骨;新版改為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

吳昌騰說明,最新模擬研究顯示,新的2種方法比傳統兩指法更容易達到足夠的按壓深度。還有前瞻性登錄研究發現,當施救者使用傳統兩指法時,其所有胸部按壓部分均不符合AHA指引要求,這個驚人的數據,是淘汰舊方法、全面改採新方法最強而有力的理由。

另一項重大更新則是針對異物哽塞,吳昌騰指出,過去教導民眾直接對腹部快速推壓,也就是哈姆立克法;如今新版AHA建議「先進行5次背部拍擊,再做5次腹部推壓」,研究顯示此順序能更有效清除呼吸道異物。

吳昌騰說明,新的急救原則指出,處理有意識的哽噎患者時,永遠從背部拍擊開始;對於有意識的成人與兒童,若發生嚴重哽噎,應重複「5次背部拍擊」與「5次腹部快速推壓」的循環。

然而,吳昌騰強調,「絕不可對嬰兒實施腹部推壓」,指引中特別提醒,應採「5次背部拍擊」加上「5次胸部推壓」的方式,以免造成內臟損傷。

吳昌騰說,以長庚醫院為例,每年約有36起嬰幼兒心肺停止案例,多數在送醫前已失去呼吸心跳。新指引出爐後,基層醫師、保母與一般民眾都應儘快更新救命術知識,各級CPR教學課程也會將新制融入實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