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林娟
秋天的清晨,漫步走在街道口,銀杏樹上飄落一片小扇葉,葉片嫩綠色鑲著黃色鋸子口,路邊的小雛菊開出了多種顏色。路面上有點潮濕,一場秋雨一場寒,空氣格外清晰,略帶有一絲寒意,需著一件外套來禦寒,當秋日的太陽爬上竿頭,溫度會逐漸回暖。看到農貿菜場門口搭起了小涼棚,一壘壘的保溫箱裡排練著剛出蒸籠的重陽糕,小擴音器一直迴圈播放著叫賣聲。我頓時一怔,哦,時光飛逝,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早些年對重陽節的沒什麼概念,還是上小學課文中一首古詩,唐朝著名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通過老師的解析,才瞭解到重陽節是一個傳統敬老的節日。放學後,興沖沖回家,進了院門就大呼小叫地尋找奶奶,奶奶正繫著圍裙依靠在灶的邊沿,前傾著身子擦拭著灶台,聽到我的呼喊聲,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撩起圍裙擦了擦雙手,對我說:「又做搞,一天到晚大呼小叫,天塌了。」我背著書包,甩著小辮子,一跳一跳地蹦進廚房說:「奶奶,今天是你的日子。」奶奶一臉迷惑,用僅有的一只渾濁的眼眸望著念叨;「我的日子,我的什麼日子。」我很興奮地晃動著小腦瓜說:「重陽節呀!今天老師教的,九月初九重陽節,就是孝敬老人的節日。」說完,感覺自己有文化,奶奶肯定不知道,不然怎麼以前家裡沒有人提起。奶奶提著竹籃走出廚房說:「重陽節喲,要吃重陽糕,插茱萸。」我說:「重陽糕什麼樣子的,我也想吃。」奶奶說道:「丫頭家家提到吃就渾身勁,就是用米粉做的,要用糯米拌好,用替子(重陽糕模型)壓好,然後放蒸籠上蒸。」我聽到這麼繁瑣的步驟,有點費時費力,奶奶瘦弱的身體,常年飽受著風濕性關節炎疼痛的折磨,乃至關節變形。我就沒有強求奶奶給我做,但是心頭一直有個念想,重陽糕長什麼樣子。
直到長大後到了城市工作,在超市的糕點櫃見到了重陽糕,那精美的包裝,花花綠綠的顏色,品種口味繁多。我每到這個節日,總會買一些帶回去給奶奶,她抿著沒牙的癟嘴,咬一口會在嘴裡咀嚼良久,奶奶開心地說:「甜了,比家裡的糯。」那被歲月刻著一道道深溝的臉也平坦了些,奶奶總會用報紙包幾個送給隔壁的老嬸子略帶炫耀地:這是我家林娟從城裡帶回來的。
因為工作調動我去了他鄉,心裡總是暗想,等我有一定經濟基礎,帶奶奶走出村莊,看看外界繁花似錦的大世界。然而,就在那年重陽節那天,奶奶離開了我,去了另一個世界。這是我至今都感到悔恨,懊悔的一件事情。重陽節的前二天,我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奶奶病入膏肓想見我。由於我從小沒有母親,是奶奶一手撫養我長大的,我們祖孫情深似海,匆忙買了車票回家,見到了躺在病床上打著吊針的奶奶,奶奶一看見我回來,半眯著的眼睛裡透出了一些亮光,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陪在奶奶身邊,幫她拔吊針的針頭,晚上陪她睡在一起,奶奶那時候心裡是滿足的,她需要我陪著。
公司請假時間到期,我需要回單位。重陽節這天,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清晨,我跟奶奶告別,奶奶渾濁的眼睛留著淚說捨不得我。我流著淚猶豫不決,最後還是邁出了大門。幾經周轉,到了單位,剛坐定,家裡就來了電話,父親低沉地說:「奶奶走了」。接到電話的那刻,拿電話手顫抖著,嗓子哽咽著,內心一陣絞痛。我,失去了最疼愛我的奶奶。匆忙連夜趕到了家裡,看著躺在門板上的奶奶,我撫摸著她的身軀,悲痛萬分,後悔莫及,哀嚎著,淚流滾滾。很多次午夜夢迴,淚濕枕衾,終究是追悔莫及,又能如何?逝者如斯。
時間從來不會因為某件事情,某人的悲傷而靜止,也不會因為失去某人而停止前行,好友曾經說過:「人雖然是去了,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地下,由於相隔,但是互相的那種牽掛,是永生永世的。」
重陽節,是思念親人的日子!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無論我們年齡多大,珍惜和親人一起度過的每一段時光。無論歲月長短,那些美好的回憶,那些溫馨的時光,都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所以,讓我們一起,珍惜擁有的,珍惜親人,珍惜每一個重陽節。希望天下老人們「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