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轉診衝醫學中心 部分負擔增5成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擬明年強化醫學中心門診減量,以6個月為期監測。健保署28日說,現行醫學中心門診部分負擔約420元,若屆時分級醫療未落實,明年7月未經轉診輕症衝醫學中心,部分負擔恐漲至1200元。

今年起健保署在各區陸續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時任健保署長的現任衛福部長石崇良當時喊出,醫學中心門診量占比需低於55%,盼醫學中心角色回歸治療急重難罕症與住院,門診分級醫療承擔,這才是較為健全的醫療體系。

近日石崇良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出醫學中心門診減量新對策,目前將採取觀察醫學中心輕症就醫比率,以6個月為期監測,未來將連動醫院總額核定。若成效不彰將祭出第2波對策,研擬依健保法第43條規定,民眾未經轉診直接到醫學中心就診者,部分負擔以醫療費用50%計收。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28日表示,現行醫學中心門診量占比上限為55%,未來將進一步下調,,希望具體目標待與醫界協商今年底取得下降目標共識,以利明年1月開始計算,觀察期為6個月,預計明年7月即可評估是否需進入第2階段調漲門診部分負擔。

劉林義指出,現行醫學中心門診部分負擔約420元。期望第1階段醫學中心輕症門診量能夠明顯下降;啟動第2階段措施是「最後手段」,若確定採取未經轉診直接前往醫學中心就診,門診部分負擔以醫療費用50%計收,目前醫學中心平均醫療費約2400元,民眾部分負擔可能達1200元。

若啟動第2階段措施,將加強向民眾宣導「輕症」定義,提醒大家避免輕症就衝大醫院。劉林義說,相關配套措施也會一併研擬,例如明確界定輕症範圍、排除重大傷病與經濟弱勢族群,以保障弱勢病友的就醫權益,以及檢討門診部分負擔的上限或採定額收費方式,配套措施仍在研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