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只靠意志力就想控制體重與血糖實屬難事。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彭瓊慧指出,現代醫療已進入精準化時代,連續性血糖監測器與新世代代謝治療藥物(俗稱瘦瘦針)的結合,能協助病人真正理解自己的代謝狀況,建立可持續的健康習慣,而不再落入少吃、多動卻減不下來的挫折循環。
彭瓊慧醫師的患者王先生也親臨記者會分享。42歲的王先生職業為主廚,原本體重高達125公斤,因燙傷住院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且有嚴重脂肪肝,當時血糖控制需依賴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出院後他決定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搭配瘦瘦針進行個人化代謝治療,讓飲食、運動與用藥不再依靠推測,而是以數據與身體反應為核心調整策略。治療3個月後成功停用胰島素,6個月後糖化血色素由11.3%降至5.9%,體重減去近23%,不僅重拾健康,也恢復自信,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如今他每週僅需施打一劑瘦瘦針,再搭配一顆口服降血糖藥即可穩定控制血糖。
彭瓊慧醫師指出,許多人以為知道什麼是健康食物」就能吃對。但每個人體質不同,血糖反應也不一樣,透過CGM,患者可以直接看到每一餐、每一口零食、甚至外食與運動後血糖曲線的差異。例如看似健康的番薯對部分人卻會造成血糖劇烈波動,但若搭配蛋白質或冷藏再食用就能顯著改善。這種「看得見的身體反饋」比口頭衛教更能讓患者理解自己,進而願意長期調整生活。
至於瘦瘦針除了降低食慾外,其作用機制也能幫助延緩胃排空、降低餐後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使其兼具「減重+代謝治療」雙重效果。彭瓊慧醫師強調,醫療並非只靠藥物,關鍵仍在可維持的生活方式。因此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會由醫師、營養師和運動治療團隊一同協助病人建立日常策略,例如:如何在飲食量下降時仍保留足夠蛋白質、如何以十分鐘飯後步行改善血糖、如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外食餐點等,讓減重不是短期衝刺,而是可持續的健康節奏。
彭瓊慧醫師表示,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與瘦瘦針並不是捷徑,而是讓患者重新掌控身體、理解代謝、建立可長久執行的生活型態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