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文化局主辦的《反身日常-2024南瀛獎得主特展》,七日至十二月十四日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彙整去年南瀛獎得主李迪權、廖昭豪、鄭子芸與張益誠的創作成果,透過多元媒材與深刻視角,展現藝術如何從日常出發,引領觀者看見作品更深的文化意涵。
文化局表示,「南瀛獎」為該局長年推動的重要藝術徵件計畫,主要為發掘具潛力與實驗精神的藝術創作者,並提供展出平台,支持創作。
這次特展主要為讓藝術家的作品能在公共空間中被看見,也激發南瀛獎得主創作能量;同時透過展覽、座談與媒體推廣,期盼讓「南瀛獎」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是藝術家持續創作的重要支撐。
文化局指出,李迪權的作品《聖徒》,以巨幅木刻版畫呈現社會運動者的身影,作品暗示十字架形構圖,象徵信念與犧牲;藝術家紀錄並展現藝術如何成為社會行動的力量,觀者在觀看中被喚起思考與感知,作品本身即是一種反身性的實踐。
廖昭豪的作品《內牆風景採集計畫》,以鐵皮牆上的破洞為出發點,採集街邊物件與殘破地景,觀者需透過孔洞窺視作品,重新認識生活中被忽略的現象與議題,展現藝術如何引導大眾反思日常。
文化局說,鄭子芸與張益誠的作品《我不是機器人》,以網路驗證系統為靈感,探討人機界線與人工智慧的模糊性;作品中機器人不斷重複動作,試圖證明自己不是機器人,反映出人類在數位時代中對自身真實性的焦慮與辨識,展現反身性如何滲入科技與生活之間。
文化局表示,這項展覽十五日下午二時將在於新營文化中心意象廳舉行開幕式;十二月六日有一場藝術對談,以「當代藝術的反身日常」為主題,深入探討藝術與生活之間的交織與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