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響應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及秋冬流感高峰期,高醫胸腔內科即日起至二十一日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以「呼吸健康,一氣呵成」為主題,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與流感防治兩大重點,透過互動展覽、專題講座與現場衛教諮詢,喚起全民對呼吸健康的重視,強調「早期預防、積極治療、持續管理」的重要性。
高醫洪會洋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見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與呼吸困難,但許多人誤以為只是老化現象,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期,呼籲有吸菸史、或從事高粉塵工作的民眾,應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及早發現、早期治療。並強調:「規律用藥、戒菸、避免接觸危險因子與規律運動,是穩定病情的四大要點。
氣喘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交互影響所致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多數病患透過吸入型藥物即可良好控制,但仍有部份患者屬於難治型氣喘。高醫郭彥廷醫師表示,隨著醫學進步,現已有針對氣喘患者的生物製劑,可藉由阻斷發炎路徑、減少氣喘急性惡化,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醫師提醒,氣喘控制的關鍵在於「持續治療、定期追蹤、正確用藥」,這三者缺一不可,千萬不可因症狀緩解而自行停藥。
為讓民眾更輕鬆地了解疫苗與流感防治知識,在今年的「呼吸健康週」,也增加流感衛教,提醒民眾提高警覺流感症狀,期待達到積極預防與積極治療。
同時,高醫莊政皓醫師指出,流感是難以預測的健康風險,尤其對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具威脅,感染後短短數日即可能惡化為嚴重肺炎或呼吸衰竭。流感並非普通感冒,民眾須認識「流感三部曲」: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嚴重併發症發生。一旦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或鼻炎等初期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治療。流感治療的關鍵在於「黃金48小時」,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不僅可有效降低重症風險,也能保護家人免於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