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胸悶血壓高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改善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85歲的李女士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第3期慢性腎臟疾病,因出現間歇性胸悶及血壓高的問題而就醫。雖然已用多種藥物治療,但血壓仍然不穩定,因此接受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術後血壓逐漸穩定且用藥減少,大幅改善病人狀況,成為苗栗縣首例使用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的成功案例。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羅健賢表示,病人在接受1個月的藥物治療後,血壓仍然難以控制,加上已使用多達7種的降血壓藥,狀況還是不甚理想,因此建議其接受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

病人術後隔天即出院,門診追蹤血壓狀況逐漸穩定並逐步減少藥物,術後2個月只剩3種降血壓藥物,且服藥次數也減少為每日1次。3個月後以24小時血壓測量檢查,確認血壓呈現穩定,讓病人及家屬都很滿意。

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是一種用於治療高血壓的導管介入技術,僅需從手或腳打針將導管放入血管,再給予低電量射頻,就能降低兩側腎交感神經活性,促使病人的收縮壓下降10-40mmHg,並達到長期穩定控制血壓的目的。治療過程安全且時間短(約1小時),加上不需全身麻醉,因此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隔天即可出院。

羅健賢指出,此項技術適用於大部分高血壓病人,尤其是用藥服從性低或不想吃藥、服藥有副作用、已併發器官受損、難治型高血壓、及經藥物治療後血壓仍不可控等類型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