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椎間盤置換 舉手行走不再難

劉姓台商(右4)感謝中醫大市醫醫療團隊救治,讓他擺脫四肢無力、難以入眠的宿疾。(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8歲劉姓旅泰台商1年前跌倒,在國外接受治療後仍四肢無力等,痛到難以入眠,後又在北部動頸椎手術,仍無法改善;後來發現病灶在頸椎第5、6、7節椎間盤退化、突出,嚴重壓迫脊髓神經,上週進行頸椎椎間盤切除及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當天症狀即緩解,能舉手、行走,1週後返回工作崗位。

台中市立醫院腦血管中心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李漢忠指出,脊椎退化本是自然老化過程,但若疼痛沿著手腳放射、持續惡化、或出現無力、麻木等神經症狀,就不能再視為一般酸痛,而需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神經受損,提醒中樞神經一旦受損常可能留下永久後遺症,因此正確評估、掌握時機、避免延誤至關重要。

劉姓台商切除頸椎間盤,並植入人工椎間盤(箭頭處),術後症狀解除,不需戴頸圈,1週就能重回職場。(記者陳金龍翻攝)

李漢忠說,劉姓台商患有心血管疾病疾,手術複雜度高,加上2次手術,傷口沾黏、脖子相對粗短,也增加手術困難度,這次手術進行第5至第7節頸椎椎間盤切除,及人工椎間盤置換,搭配高規格顯微鏡、導航影像系統及超高速電鑽,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手術歷時約2小時,出血50c.c,術後也不需佩戴頸圈。

劉男術後當天,雙手麻痛立即改善,右手能完全抬高;隔日即可自行行走,找回手腳功能、失眠問題也獲解決,他直呼「終於能睡個好覺了!」並感謝醫療團隊救治。

預防脊椎退化與神經壓迫,李漢忠提醒,日常生活中要維持正確姿勢、避免久坐、搬重物與保持適當體重,若已出現手麻、痠痛、無力或走路不穩等嚴重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應盡早就醫,以免造成神經的永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