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膝蓋卡又痛 可能盤狀半月板破裂警訊


■林敬為

「醫師,我膝蓋彎起來都會卡住,有時候還會突然痛到站不起來,這到底是什麼問題?」一位女高中生與媽媽在門診中的焦急地提問。經過理學檢查與核磁共振的影像確認後,我向她們解釋,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是相對少見的「盤狀半月板破裂」所致。

半月板軟骨是在膝關節中介於大腿與小腿之間的一個細長彎月型的纖維軟骨,形狀就像英文字母的「C」,可以完整貼合我們大腿骨的關節面。而其主要的作用,是協助將人體的體重分均分散在膝蓋的關節面之間,讓膝蓋可以平順地完成伸直彎曲的動作。約有5%的人,因為先天發育異常的緣故產生「盤狀半月板」。顧名思義,盤狀半月板其形狀較厚、較圓、有如一片「小盤子」的特殊型態,因其形狀的異常,無法緊密地貼合大腿關節面,導致在日常活動或運動時,容易被擠壓、磨損甚至破裂。

有盤狀半月板的患者如果沒有發生破裂情況,基本上並不會有明顯的不適。但如果從事一些激烈運動,就可能有盤狀半月板破裂的風險,也有許多患者回想不起有明顯的受傷機轉。一但發生盤狀半月板破裂的情況,症狀與一般半月板破裂相似,常見有膝蓋卡住、打不直或彎不起來,或是活動時突然「啪」一聲,伴隨劇痛的情況。

在門診中,會先透過身體檢查了解膝蓋是否有卡住或活動受限的情況,但X 光多半無法直接看到半月板是否異常,因此會透過核磁共振來確認是否有盤狀半月板破裂的情形。一旦確認有盤狀半月板破裂,且合併有疼痛明顯以及膝蓋反覆卡住的患者,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透過微創關節鏡手術,先將過多過厚的盤狀半月板部分去除,修整成接近正常的形狀。接著,如果留存的半月板仍有破裂且破裂部位有血液供應,就會選擇縫合,以保留更多原本的半月板。因為關節鏡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術後配合復健,大多能恢復正常生活與運動能力。

盤狀半月板破裂雖然是先天的,但透過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復正常生活。最後提醒,若出現反覆膝蓋卡卡、疼痛或彎不下來的困擾,宜盡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評估,為膝蓋健康把關。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