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一名83歲老太太因雙手扳機指,多年來連拿湯匙、提物品都變得吃力。接受針灸治療約2個月後,原本彎伸困難的狀況明顯改善,卡住感也大幅減輕,手部功能逐漸恢復,重新找回生活自理能力。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柯秉志指出,許多民眾早上起床手指需要「喀」一聲才能伸直,常以為是年紀大或過度使用造成的小毛病,但這其實是俗稱「扳機指」的狹窄性腱鞘炎典型表現。手指肌腱因反覆使用而發炎腫脹,在通過腱鞘時被卡住,便會出現伸不直、彎曲疼痛等問題。
柯秉志表示,扳機指並非一出現就必須進行注射或手術,超過一半患者即使未治療,也可能在8個月自然緩解,1年內恢復者更多,其中拇指的自然好轉率甚至達到7成。孩童常見的「板機拇指」也有逾半數可在數年間逐漸改善。然而,若疼痛明顯、反覆發作或已影響日常功能,便不建議僅靠等待,適當治療能避免症狀惡化。

常見治療方式包括休息、熱敷、口服藥物、局部類固醇注射、增生療法及復健處置等,大多在數週到3個月內可改善;若出現手指卡死、劇烈疼痛等嚴重情況,可能需要「扳機指釋放術」手術處置。中醫針灸在臨床治療上成效良好,若能及早介入,通常能縮短不適時間。療程約需10次左右,常用穴位包含尺澤、內關、陽溪、腕骨、陰陵泉及董氏奇穴等,適合症狀初期、不願承受手術風險或偏好保守治療的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