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鳥練飛落巢 勿隨意撿拾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近期不斷接獲幼鳥救援案件,多半為民眾熱心送交。(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每年五至八月是雛鳥繁殖季,也是幼鳥練飛季節,常見親鳥會用食物來引誘幼鳥走出鳥巢,也讓羽翼尚未完全長齊的幼鳥容易落巢。新北市動保處呼籲,民眾若見幼鳥掉落,勿直接撿拾應遠距離觀察,絕大數親鳥是在附近盤旋會接回幼鳥,如見幼鳥受傷或是鳥巢遭破壞,可通報動保處帶回安置。
 動保處表示,近期不斷接獲幼鳥救援案件,多半為民眾熱心送交。若在野外發現雛鳥落巢時,可以先觀看四周是否有鳥巢,雛鳥有無受傷,可嘗試將雛鳥放回,或將掉落鳥巢掛回樹上。若發現正在學飛的幼鳥,先觀察是否受傷,母鳥會焦急的下來餵食及照顧,畢竟人工養育絕比不上親鳥的照顧。若發現鳥明確受傷可撥打救援專線(0二)二九五九六三五三,動保處將立即派員協助救援。
 動保處說,月初曾接獲三峽區一鄰近山邊的社區有民眾通報行經社區時遭受台灣藍鵲啄傷,這些攻擊舉動都是護巢行為,當繁殖哺育季節,親鳥會主動驅趕侵入地盤的所有生物,或用翅膀拍打或腳爪攻擊頭部。因此在這段期間,請民眾稍微留意樹梢的鳥兒,避免驚擾母鳥育雛,若是蓄意造成雛鳥受傷甚至死亡,恐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隨著動物保護意識抬頭,民眾在關心動物生命之餘,也別忘了「自然生態法則」,在施行工程時應留意該處是否為動物棲息地,以免破壞生態平衡。
 另外,每年五及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世界候鳥日,由於新北市的北海岸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常被候鳥選來台灣的第一站或最後一站農業局更呼籲候鳥就像是來訪的嬌客,需要大家共同珍惜愛護,民眾在欣賞這些遠道而來的貴賓時,應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喧嘩、不驚嚇、不用閃光燈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