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李登輝個性善變,充滿爭議毀譽俱存

李登輝反覆多變的作風,一半是因為性格使然,一半也是出於謀略。圖為李登輝的追思會場。(中央社)
 中華民國首位直接民選總統李登輝日前辭世,其功過固然言人人殊,評價更是毀譽俱存,但可以確定他的一生,不僅充滿爭議,對台灣也確實有深遠影響。
 享壽九十八歲的李登輝曾經是日本人,台灣光復後成為中國人,掌權後又強調自己是台灣人。他一度加入共產黨,但在國民黨栽培下成為總統,享盡榮華富貴,卸任後卻背棄國民黨,恨不得置國民黨於死地;他在任時刻意扶植民進黨,不時輸送「奶水」,卻又與民進黨時友時敵;他一手主導成立台灣團結聯盟,被視為精神領袖,後來卻又似與台聯漸行漸遠。
 李登輝自稱是蔣經國學校的學生,對蔣經國推崇備至,但他卻背棄蔣經國路線;他向「八大老」承諾只當一任總統,後來卻做了十二年;他提名郝柏村做行政院長,聲稱兩人是肝膽相照,後來卻跟郝柏村肝膽俱裂;宋楚瑜在蔣經國過世時臨門一腳,幫他順利接任黨主席,他也以高官厚祿回報,兩人交往之親密,形同父子,但宋楚瑜的省長還沒當上兩年,他就規劃凍省,兩人從此反目成仇。這些事情在在顯示,李登輝不斷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甚至到晚年還以「我是不是我的我」自鳴得意,而且不諱言地轉述「大家都被李登輝騙了」。
 這種反覆多變的作風,一半是因為性格使然,一半也是出於謀略。馬基維利提到,君王要兼具狐狸和獅子特質,既能辨識陷阱又能震懾豺狼,李登輝庶幾近之。在蔣經國以後的四任總統,沒有一個比他更霸氣,也沒有一個比他更擅於權謀;跟他交手的政治人物,沒有一個在他身上占了便宜。
 這樣的作風使他在推動政治改革上幾乎無往不利,他挾著第一位「台灣人總統」的光環,砍掉萬年國會,逼使資深中央民意代表集體退職;他充分利用黨主席的身分,在黨內拉幫結派、分官授職,又暗中利用民進黨力量對付政敵;在他一手主導下,朝野進行六次修憲,不但國會全面改選,總統也改為全民直選;在全面翻修憲政體制的過程中,沒有流血也沒有動亂,這樣的「寧靜革命」是他被譽為「民主先生」的最大原因,或許也是他對台灣最大的貢獻。
 然而,「贏者全拿」的憲政制度,使得在野黨幾乎沒有制衡的力量;李登輝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雙首長制」,又使得此後的總統有權無責,而行政院長卻是有責無權;不斷膨脹職權的立法院也儼然成為超級國會,「民意至上」、「選票優先」的思維,造成民粹霸凌民主的現象。
 遺憾的是,李登輝任內為了鞏固權力地位,一方面積極拉攏財團與地方派系,並且容許黑道勢力進入政壇,以致形成黑金政治,使得台灣的民主更加低俗化與惡質化;另一方面,他又操弄省籍情結,藉「外省人欺負台灣人總統」的流言,無形中煽動起台灣人的悲情,以致原本還算和諧的社會不斷撕裂,省籍情結越來越嚴重。
 令人非議的是,李登輝任內原本主張統一,他曾公開提出對大陸的六項主張,強調中國的再統一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不設時間表,視大陸地區的民主化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決定「和平統一」進程。後來卻又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不只切斷兩岸在法理與政治的臍帶,也完全否定國家統一。卸任後,他更公開主張制定新憲法或是「台灣基本法」,以取代現行憲法,建立台灣主體性。這樣的主張使得外界視其為「台獨教父」,是否公允?歷史當有論斷,但對一直不承認自己主張台獨的李登輝,豈不是一大諷刺?

即時

觀光署:台南旅館住房率排第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觀光署十四日公...

校長連任失敗二周後新任產生 宜縣府:遴選制度依法令...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金岳國小...

好市多賣場產品標示疑義 中市食安處稽查釐清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好市多北台中分公司產品...

毒品藏床下想裝傻 土城警一舉破獲毒品及侵占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警察局土城分局...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