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0水雉生態季二十七日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登場,除有綠色市集外,更有剝菱角仁及撈金寶螺大賽,現場趣味橫生;尤其水雉生態導覽,更讓不少親子對水雉有更深入的認識,也對水雉保育的推廣及生態保育的落實,有所助益。
台灣水雉一度瀕臨絕種,農委會一九八九年公告水雉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高鐵興建時台南官田路線又穿越水雉棲地,經各界努力在官田國中南側約十五公頃的農地,成立「水雉復育區」,二00七年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推動生態保育教育,今年夏季最新普查,台南水雉數量為一一四一隻,水雉復育的數量,穩定成長。
昨天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舉辦生態季活動,分享這一年復育的成果,也推出地方特色競賽、表演、生態闖關遊戲、綠色市集等活動。市府農業局、台南市野鳥協會、嘉義大學、台積電志工及熱愛生態保育者與會,市長黃偉哲、立委郭國文也先後前來祝賀。
至於生態闖關抽獎活動,則由園區將生物多樣性的訊息隱藏在遊戲關卡中,只要完成集章任務,就有機會把滿滿的獎品帶回家,讓不少參加的親子在園區到處逛,相當開心。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今年以生物多樣性做發想,各式 各樣生物在園區棲息,同時持續結合各界推廣菱角友善耕作,減少農藥施用,也籲請消費者選購力挺農民,形成正向生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