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一項調查指出,近年有25%青少年每天喝超過500ml含糖飲料,青少年依賴糖飲的習慣不僅會導致肥胖及引發糖尿病,還會讓血中尿酸值大幅提高1.1倍,埋下慢性腎臟病危機。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輔大醫院副院長盧國城表示,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腎病患者。依2018台灣腎病年報統計,透析病人中有46.1%的原因來自糖尿病併發症。國人青少年飲食習慣不正確,天天將含糖飲料當水喝的群聚效應下,對青少年尿酸、體重指數和血壓影響甚鉅。
根據2019國衛院針對「青少年含糖飲料攝取行為趨勢研究」指出,過去18年男女青少年每天分別喝咖啡及茶的攝取量成長75%,其中25%青少年每天更是喝超過500ml含糖飲料。青少年依賴糖飲,不僅會導致肥胖及引發糖尿病,還會讓血中尿酸值大幅提高1.1倍,埋下未來痛風、三高與引發慢性腎臟病危機。
研究也發現,每天喝超過500c.c以上的全糖含糖飲料的青少年,BMI值高於25的機率是沒有攝取含糖飲料者的4.9倍;BMI值愈高者,含糖飲料攝取量對尿酸的影響愈為明顯,肥胖、血壓、尿酸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
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指出,市面上多數手搖飲料或包裝飲品多添加玉米果糖,人體消耗果糖需要依賴肝臟代謝轉換成三酸甘油脂進而累積成脂肪,造成脂肪肝,長期食用恐會對肝臟造成負擔。
此外,果糖也容易磷酸化,中間產物之一就是普林,最後會形成尿酸,過多尿酸無法代謝會導致痛風。就算2、30歲的年輕人平時不吃海鮮不喝酒,也會因含糖飲料攝取過量而導致尿酸值升高。
楊孟儒也提到,根據研究,每天喝含1-2份高果糖糖漿飲料的比1個月喝不到1次的高尿酸血症增加85%。長期尿酸過高者若合併出現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異常的共病症,其痛風發作機率也升高,加速慢性腎臟病變病程。